-
2015年商務工作年終綜述之二:加快推進內貿流通體制改革
2015/12/29 8:32: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內貿流通發展方式變革,推動我國從流通大國向流通強國轉變,商務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內貿流通體2015年,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內貿流通發展方式變革,推動我國從流通大國向流通強國轉變,商務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內貿流通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開展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商務部全面啟動上海、南京、鄭州、廣州、成都、廈門、青島、黃石和義烏9個城市的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工作,力爭通過一年左右的探索,在流通創新發展促進機制、市場規制體系、基礎設施發展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全國統一市場建設打好基礎。
試點啟動以來,商務部一方面推動協調有關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加強對地方試點工作的指導,推動試點城市形成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改革試點方案。各試點城市圍繞試點方案確定的重點任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促進發展為根本,以可復制推廣為目標,大膽試、自主改,積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上海深入推進長三角區域市場一體化合作機制建設;廈門在流通基礎設施發展方面擬將內貿流通發展規劃和商業網點規劃納入“多規合一”一張圖統籌規劃;青島加快推進商品流通地方立法試點;成都市圍繞城鄉一體化發展,以電子商務為引領,構建農產品、工業品雙向暢通的流通網絡。
推動內貿流通創新轉型發展。商務部推動出臺《國務院關于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等文件,召開全國推進內貿流通現代化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推動內貿流通創新轉型發展。
2015年以來,網絡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高速發展,1-11月網絡零售交易額達3.45萬億元,同比增長34.5%。預計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左右,達到30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成。
加強內貿流通法制建設。商務部研究制定《商品流通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大力推進《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典當業管理條例》、《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條例》等內貿流通領域法律法規修訂工作。
制修訂《商品流通法》等法律法規將有利于確立流通設施建設、商品流通保證、流通秩序維護、流通行業發展以及市場監管等基本制度,推動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
推進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商務部積極構建以行政管理信息記錄、社會化綜合信用評價、第三方專業信用服務為核心的內貿流通信用體系。初步建成了商務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臺,實施“商務誠信建設重點推進行動計劃”,支持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地開展商務誠信體系建設試點。進一步規范第三方信用評價機制,會同國資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的意見》。支持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研究制定了《商業保理企業管理辦法》。
商務誠信建設成效明顯,商務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臺已歸集企業基本信息107.8萬條、經營信息46.8萬條和優良不良信息2.3萬條。2015年新增21全國性協會參加行業信用評價工作,共有215家協會評出的A級以上信用企業1萬余家。截至2015年10月末,全國共設立商業保理企業1600余家。
加強打擊侵權假冒制度和機制建設。商務部制定了《2015年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要點》,基本完成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兩法銜接”中央信息共享平臺和26個省級地方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建立了全國侵權假冒物品數據庫。指導行業組織制定《侵權假冒物品檢驗鑒定中心管理辦法》、《侵權假冒物品鑒別方法》等管理規范,建設“全國產品防偽溯源驗證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侵權假冒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建立信息公開統計月報與抽查制度,并赴部分地區開展督查。創新區域協作機制,指導推動發展水平相近、地理位置接近的地區聯合治理,長三角四省一市建立了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聯動機制。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成“兩法銜接”平臺,21個省級平臺實現與中央平臺的對接,錄入案件信息10余萬件。從2014年末至2015年11月末,各行政執法部門共公開行政處罰案件近3萬件,案件公開率約30%,比上年末提高約10個百分點,初步實現了規范部門執法、加大違法懲戒力度、維護消費者權益和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目標。
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統籌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強化肉菜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管理,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截至2015年11月底,前四批試點城市已在1.3萬多家企業建成肉菜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覆蓋20多萬家商戶,初步形成輻射全國、連接城鄉的追溯網絡,中央平臺累計匯總追溯數據近10億條,實現對每天3萬多噸肉類蔬菜和中藥材的信息化可追溯管理。
從追溯體系建設情況來看,一是強化了準入管理,提升了流通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企業和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有所增強,非正規渠道肉菜中藥材進入市場的難度大幅提高。二是改善了流通條件,提高了企業食品藥品安全管理能力。各試點城市配合追溯體系建設,推動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提高了食品安全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履行社會責任的條件。三是提振了消費信心,保障了放心消費。消費者可通過追溯體系查到肉類蔬菜來源及責任人,消費更放心,消費意愿也相應提高。四是創新了管理方式,提升了行業管理科學化水平。試點地區網上巡查與實地抽查相結合,全面掌握肉菜流通狀態,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監管效率。一些地方將追溯平臺與價格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檢驗檢測信息平臺等整合起來,開展大數據分析利用,實現了行業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