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煤炭企業去產能 大規模倒閉與重組整合潮將來臨
2016/1/6 8:54: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煤炭行業已陷入困境三年多,2015年虧損面已經超過八成,且因為產能過剩很嚴重,2016年仍舊不樂觀。目前,相關部門多次強調,要加快對長期虧損、產能過剩嚴重的“煤炭行業已陷入困境三年多,2015年虧損面已經超過八成,且因為產能過剩很嚴重,2016年仍舊不樂觀。
目前,相關部門多次強調,要加快對長期虧損、產能過剩嚴重的“僵尸”企業的重組整合或退出。煤炭行業也因此成為重點打擊的行業。
今年以來,煤價已下跌三成,降到不如土豆的價格,坑口噸煤價格甚至賣不過一立方沙子。很多煤企更是巨虧,不得不通過降薪、甚至停薪留職、內部休假等手段來降本增效。但即便如此,煤炭“僵尸”企業為了維持現金流,寧愿虧損也不停產。
但實際上,隨著煤價不斷降低,煤企的資金鏈已經快頂不住。數據顯示,目前煤炭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67.7%,處于16年來最高水平。
近日,四川最大民營煤企恒鼎實業已經被爆出面臨公司債違約的危機。此外,臨近年關,前三季度虧損嚴重的中煤能源、陜西煤業等大型煤企紛紛開始出售資產來改善業績。
因為產能過剩嚴重,煤炭行業在短期內難有反轉,煤企的虧損只會有增無減。
按照要求,“十三五”期間煤炭行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加強供給側管理“去產能”,擬建立退出機制,清理“僵尸企業”,加快推進兼并重組。
業內認為,為了打擊“僵尸企業”去產能,2016年煤炭企業將出現大面積倒閉和整合潮。
煤炭“僵尸企業”
寧虧損也不停產
煤炭“僵尸企業”即將遭遇一場生死劫。
1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經濟工作專家座談會上表示,要下決心淘汰一批“舊動能”,要對“僵尸企業”“絕對過剩產能”狠下刀子。
加快推進“僵尸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成為一場攻堅戰。
盡管目前對僵尸企業仍未有明確的定義,但業內認為,“僵尸企業”指的是長期虧損、扭虧無望,但難以順利退出的企業。企業規模較大、產品附加值較低、行業產能過剩,是“僵尸企業”的共同特征。
而深陷困境三年多的煤炭行業毫無疑問成為“僵尸企業”的重災區。
從2012年開始,煤價開始下跌,但煤炭行業今年的形勢仍舊在惡化,煤炭價格下跌三成,已經不如土豆價格,許多地方的坑口噸煤價格,甚至賣不過一立方沙子。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嚴重。而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煤炭企業寧愿虧損也不愿意停產。
有煤礦人士向記者表示,有不少煤企現在已經虧損,但還是硬撐著生產,甚至為了攤薄噸煤成本還會超能力生產,以擴大市場份額。因為不生產,現金流斷了,企業的處境更艱難。
因為深陷虧損,很多煤企從兩年前已經開始降薪,連最賺錢的神華今年也頂不住,最高降薪40%。甚至有煤企早就發不出工資,不得不依靠停薪留職等手段來降低成本。
10月份,為應對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困境,潞安集團發布了停薪留職和內部休假的辦法,而淮北礦業則發布了轉崗分流的公告。
盡管煤炭行業已經陷入如此困境,但想讓煤炭企業主動退出仍舊十分困難,煤炭行業中有大量的“僵尸企業”需要“動刀”。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表示,今年前10個月,煤炭庫存已經連續46個月超過3億噸,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62%,行業虧損面達到80%以上,國有煤炭企業整體由去年盈利300億元轉為虧損223億元。
這也意味著煤企將要面臨的形勢將會更嚴峻,最困難的時期仍未來臨。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煤企都是靠貸款維持生產并發工資,不到最后一步,不會停止生產。“剩者為王”,看誰的資金鏈能撐到最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