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浙江板材市場回顧及2016年價格走勢預測分析
2016/1/28 8:57: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前言:2015是不平凡的一年,有人倒下,也有人以此為基石登得更高,行業在整合兼并的過程中重塑新的格局;厥渍憬貐^的板材市場,與去年初相比,市場發生的變化雖未前言:2015是不平凡的一年,有人倒下,也有人以此為基石登得更高,行業在整合兼并的過程中重塑新的格局。回首浙江地區的板材市場,與去年初相比,市場發生的變化雖未稱得上驚天動地,但確實有幾大值得關注的焦點,也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必然因素。2016年市場又將會出現哪些新的亮點,沿著何種路徑前行?筆者就當前了解的一些情況進行簡要闡述。
一、2015年浙江市場回顧
1、市場資源占比分化
由于浙江本地區域板材生產企業較少,僅有寧鋼一家供應穩定的鋼廠,但整體供應量仍無法滿足市場要求,因此浙江熱軋板卷市場大多依靠外來資源填充。2015年由于市場價格單邊下行加上周邊鋼廠定價偏高,貿易商更傾向于北方鋼廠的后結算和一單一議資源,市場格局逐漸發生變化。定價更加緊貼市場、鎖價周期短、品種規格價差更加靈活的鋼廠日益受到歡迎。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變化最明顯的是寧鋼和沙鋼兩大鋼廠。筆者從本省主要終端用戶處了解到,由于沙、寧兩大鋼廠供應穩定加上質量可靠,基本成為機械制造和鋼結構客戶的首選。但弊端就在于兩大鋼廠目前依然采取月度定價模式,貿易商可盈利空間和操作機會不多,貿易商訂貨積極性持續下降;加上鋼廠方面也主動減少Q料投放比例,致力于中高端產品的開發投產,因而這兩大鋼廠的市場占有份額逐步下降。因此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雖然基本面仍是供應過剩的現象,但真實情況實際是供需錯配,市場需要性價比更高、各方共同受益的產品出現。
2、鋼廠、貿易商盈利空間收窄
鋼廠方面,筆者拉取了2015年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現貨價格以及寧波本地市場熱卷的價格進行對比,可以發現1-9月份原料價格跌幅遠沒有成品材的跌幅明顯,甚至在4月中旬以后出現一波較為明顯的漲勢。而熱卷價格基本全年呈現階梯式下行態勢,僅在12月中旬開始出現一波翹尾行情,鋼廠的經營狀況與前幾年相比出現極大反差,全年虧損情況較為嚴重。
貿易商方面,正是由于鋼廠盈利狀況堪憂,因而在其每月出臺指導價格時經常無法緊跟市場和保證商家利潤。貿易商既要受鋼廠高定價的劣勢,還要承受現貨價格下跌所導致的庫存貶值虧損。整年核算下來貿易商也很難有實際利潤,整個市場進入微利甚至無利時代。
3、下游行業需求不佳
截至2015年5月,浙江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283家,占全國上市公司總數的10.29%,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制造業公司數量最多,共有216家,占比為76.32%。分行業來看,機械、設備儀表公司數量最多,共有70家,占比為32.41%。從國家統計局每月公布的制造業PMI數據來看,2015年國內制造業形勢并不樂觀。如下圖所示,12個月中僅有5個月的PMI終值在榮枯線上方,而新出口訂單與原材料庫存則是全年一直處于榮枯線以下。就筆者與客戶溝通的情況來看,一方面受歐債危機影響,本省主要制造企業訂單受影響明顯;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為降低工業成品的生產成本,下游企業備貨積極性不斷下降,傳到至上游原材料方面則表現為板材的需求量呈現逐步收窄的態勢,供過于求矛盾繼續放大。而筆者對市場每日成交情況的跟蹤數據也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2014年大戶日均出貨量可達到800-1500噸,但2015年正常情況下市場單家大戶的日成交量已很難再超越1000噸,多數交易日僅維持在500-800噸左右,終端需求整體縮減情況明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