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資本或將助鋼鐵煤炭去產能一臂之力
2016/2/5 8:51: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產能過剩行業不是什么香餑餑,民企不是傻瓜,不會上當。其實,恰恰相反,我們能看到,已經有許多民營資本躍躍欲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國家也許有人會說,這些產能過剩行業不是什么香餑餑,民企不是傻瓜,不會上當。其實,恰恰相反,我們能看到,已經有許多民營資本躍躍欲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介紹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表示,在未來“去產能”改革過程中,將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問題突出的行業入手,對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失業等問題,中央政府會考慮支持政策,地方政府完全有能力來應對。
鋼鐵煤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鋼鐵煤炭產業領域幾百萬產業工人更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建設中堅力量;但再次壓減產能,對兩大行業無疑將帶來深深傷痛:意味著大量企業要被兼并重組甚至是破產倒閉,大量產業工人面臨下崗重新就業或失業。
但是,我們其實并不需要因此對去產能升級感到悲觀失望,這恰恰是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現在的“死”是為了未來更好地“活”,更為重要的是,鋼鐵煤炭領域去產能,也會為中國民企發展提供難得機遇。
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日前表示,萬科是個混合所有制企業,但一直都是國有股作為第一大股東,并強調不歡迎民營企業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王石的話一石激起千層浪,要知道,民營經濟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甚至在一些指標上已經超過了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而且,在經濟轉型去產能的過程中,民營企業恰恰才是最為重要的支撐。
鋼鐵煤炭產業大都為國有壟斷企業,民資進入受到制約因素較多,即便進入了也會受到來自同類國有企業的擠壓,生存空間狹窄。而再次壓縮鋼鐵煤炭產能,必然有大量國有企業要實施兼并重組,而又正逢國企混改,這為民資進入鋼鐵煤炭產業領域打開了通道,鋼鐵煤炭產業領域壟斷格局將被打破。如此,會為民企騰挪出足夠發展空間,為民資參與中國更高經濟循環提供了契機。
而且,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使民企通過國企混改參與國企生產經營管理,來自市場的資本力量將會給沉疴已久的國企帶來市場的清新活力。
鋼鐵5大子行業的現狀是“鋼管和特鋼”的兩翼要好于“鐵礦石、鋼材和鋼貿”的一體。雖然,各個子板塊的狀態差異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各個子板塊的特性。但企業的所有制性質也會對績效產生影響。非常巧合的是,各個子板塊狀態的排序和民企在子板塊中上市公司的占比成正比。鋼管中民企占比最高達75%,狀態也最好;鋼材子板塊民企占比最低僅16%,狀態也最嚴峻。因此,隨著國企改革,特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民營資本在鋼鐵行業,特別是鋼材子板塊中的占比上升,會實質性的增強鋼鐵行業的活力。
目前的去產能要真正實現安樂死,需要的還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民營資本代表的民營企業,在市場摸爬滾打,他們帶來的市場運營經驗會更為適合這個行業。也許有人會說,這些產能過剩行業不是什么香餑餑,民企不是傻瓜,不會上當。其實,恰恰相反,我們能看到,已經有許多民營資本躍躍欲試,比如五礦發展此前曾經發布公告稱,引入阿里創投及五礦電商員工激勵平臺海立云垂共同參與本次增資。增資完成后,五礦發展、阿里創投、海立云垂分別持有五礦電商46%、44%、10%的股權。
因此,王石的故步自封,不排除更多的是個案意義。至少以鋼鐵企業為代表的去產能語境中的國企改革,民營資本將會是最為重要力量之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