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鈷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6/3/23 10:36: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鈷,化學符號CO,鋼灰色光澤的鐵磁性金屬,在硬度、抗拉強度、機械加工性能、熱力學性質、 電化學行為方面與鐵和鎳相類似。 鈷的化學性質中等活潑,有+2 和+3 兩種化合價,基本以含鈷礦物形式存在。常見的鈷化合物有氧化鈷、硫酸鈷、氯化鈷、碳酸鈷鈷,化學符號CO,鋼灰色光澤的鐵磁性金屬,在硬度、抗拉強度、機械加工性能、熱力學性質、 電化學行為方面與鐵和鎳相類似。 鈷的化學性質中等活潑,有+2 和+3 兩種化合價,基本以含鈷礦物形式存在。常見的鈷化合物有氧化鈷、硫酸鈷、氯化鈷、碳酸鈷、氫氧化鈷等。鈷的熔點高達 1500 度,磁性優良,這些特質使得鈷成為制造耐熱合金、硬質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的重要材料, 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電器、機械制造、化學和陶瓷工業。 鈷酸鋰由于綜合性能突出,比容量、結構穩定被廣泛使用于鋰電池正極材料。此外, 由于氧化鈷的電導率比鎳化合物要高出 100 多倍,廣泛應用于鎳鎘和鎳氫電池的添加劑。
鈷的應用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2014 年的數據, 全球已探明鈷的資源量 2500 萬噸,儲量 720 萬噸,儲量高度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和古巴。世界鈷資源的分布呈現高度的不平衡狀態, 剛果(金)、澳大利亞和古巴三國儲量之和就占了全球總儲量的 69.4%,特別是剛果(金)鈷儲量極為豐富, 高達 340 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其次是澳大利亞和古巴,分別有 100 萬噸和 50 萬噸。中國儲量僅為 8萬噸,占全球儲量的 1.1%。
全球鈷資源儲量分布
2014 年全球鈷的產量 91754 噸,以當前儲量計,靜態儲產比在 70 年以上,因此鈷的儲量還是相對豐富。此外,在大洋海底深處的錳結殼中還含有大量的鈷資源,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海域,潛在資源量較大。
根據國土資源部數據, 2013 年國內探明的鈷礦儲量 63.7 萬噸,總量不少,但實際上具有開采意義的儲量僅為 6 萬噸左右,占探明儲量不足 10%。國內單獨的鈷礦床極少,多伴生于銅鎳鐵等礦床中,鈷品位較低,平均 0.02%左右, 高的也僅為 0.05-0.08%。 而世界上最主要的鈷資源國家剛果(金)和贊比亞的銅鈷礦,鈷為 0.1%-0.8%,高的達到2%~3%,是我國十幾倍到幾十倍。加拿大、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的銅鎳硫化礦床,含鈷品位也達 0.05%~0.1%。 國內儲量主要分布于甘肅、山東、云南、河北等 24 個省(區、市),其中以甘肅省儲量最多,占全國 30%,金川是我國最大的鎳鈷資源和生產基地。
國內鈷資源儲量分布情況
一、動力鋰電池將持續提升對鈷的需求量
1999年鋰電池產業化以后,相較于鎳氫、鎳鎘電池等,鋰電池在循環壽命、能量密度、性價比等方面都遠遠勝出,因此鋰離子電池獲得了快速應用。鈷酸鋰由于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綜合性能優異成為鋰離子電池中使用量最大的正極材料,進而隨著消費電子的蓬勃興起,全球消費電子行業迎來了長達十年的高速增長時期,對鋰電池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帶來了對鈷需求的不斷增長。自 2005 年起,電池行業就一直是鈷的最大需求方,主導著鈷行業發展變化,占比越來越大,到 2014 年,電池行業對鈷的需求占比達到 40%左右,遠超其他行業。
全球鈷下游消費結構
從鈷產品的消費量來看, 1999 年全球鈷產品消費量 34335 噸,到 2014 年達到約 88000 噸,年均復合增長 6.5%。鈷產品消費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波動性較大,但由于電池需求一直在高速增長,因此從整個增長趨勢來看,對鈷的消費增速并未出現下滑。 1999 年全球電池行業對鈷的消費量約 2900 噸,到 2014 年增長至約 36000 噸, 15 年里年均復合增長達到了 18.3%,是整體增速的 3 倍左右。
全球鈷產品消費量復合增速 6.5%
全球鋰離子電池產業中日韓三足鼎立,占據了全球 95%左右的市場份額。 國內鋰電池憑借成本優勢,迅速搶占了消費電子鋰電池的市場,一直是世界主要的消費鋰電池生產地,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也在穩步上升,因此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對鈷的需求一直是鈷行業增長的重要力量。此外,國內還是鋰電池原材料加工生產基地,中國的鈷產品材料大量出口日韓。
全球鋰離子電池產業分布
1999 年國內電池對鈷的消費量只占 9%,但到 2013 年國內鈷消費結構中,電池行業占比已經達到 69%。
中國鈷下游消費結構
細分來看,在下游電池行業的需求中,鈷酸鋰占比 85%,鎳鈷錳等三元材料占比 9%,這意味著鈷的下游需求中 94%都來自于鋰離子電池,用于鎳氫電池等其他電池中的鈷僅占 6%。隨著鋰電池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鎳氫電池的市場已經在持續萎縮,預計占比還將繼續降低。
電池行業對鈷的需求結構
二、消費電子平穩增長,鈷酸鋰需求穩定
鈷酸鋰是率先實現大規模使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其高比容量、安全性的特點主要用于消費電子類鋰電池,一般使用碳酸鋰和四氧化三鈷來合成。以智能手機為龍頭的消費電子帶來了對鋰電池的第一波需求快速增長,而今經過了智能手機的快速放量之后,消費電子增速日趨減緩。
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趨于平穩
國內平板電腦出貨量增速趨于平穩
雖然消費電子增速在下滑,但未來消費電子電池仍可穩定增長。首先,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的更新換代頻率加快,高于功能機時代,這保證了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仍有一定增長。其次,隨著智能手機大屏化的趨勢,電池的續航能力不足越來越成為一個突出問題。增大鋰電池容量成為大多數廠商的選擇。平板電腦也是同樣的邏輯。最后,可穿戴產品、無人機等新興消費電子產品層出不窮,新增量需求在不斷出現。 預計未來三年 3C 鋰電池復合增長 13.8%。
3C 消費電子電池穩定增長
根據未來對 3C 消費電子鋰電池的產量預測,預計未來三年國內鈷酸鋰產量將保持約 6.6%的增長,在2017 年達到 40000 噸左右的產量。
國內鈷酸鋰產量及預測
三、新能源汽車爆發,動力電池放量
2014 年國內共生產各類新能源汽車 8.39 萬輛,同比增長近 4 倍, 15 年產量達到了 37.9 萬輛,同比增長 3 倍,基本完成了到 2015 年累計 50 萬輛目標。
隨著 2016-2020 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出臺,市場長期預期穩定。 2015 年 5 月 8 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 2025》,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隨后 5 月 22 日工信部發文解讀了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劃,其中詳細提到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重點領域和發展的主要路徑,是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文件中明確提出到 2020 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 100 萬輛,在國內市場占 70%以上。 按照 15 年的產銷量情況,只要補貼政策按照之前的退坡幅度, 2020 年之前 100 萬輛的目標就有望提前達到。
純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發展目標
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特別是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已使得鋰離子動力電池成為鋰離子電池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2014 年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在鋰電池中的占比為 16%,已經成為手機、便攜式電腦之后的第三大應用領域。動力電池占比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
國內鋰離子電池產品結構演變
由于鋰離子電池成本較高,當前電動汽車的推廣尚需要政府補貼,政策驅動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動力,國內市場尤其如此。中國政府已經明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延續至2020年,在穩定的政策預期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各地方政府和車企的一致行動,對鋰電池的需求量將保持高速增長。根據高工鋰電數據,未來三年國內的鋰電池消費量增速將維持在30%上下,增速同前幾年基本相當。動力電池方面,14年國內動力電池消費量623.8萬KWh,2017年將達到3257萬KWh,增長5倍以上, 三年復合增速達到73%。 2015年鋰離子動力電池絕對增量將大大高于消費鋰離子電池,成為鋰離子電池市場的首要驅動力。
國內鋰電池需求量及預測
中國未來鈷需求量測算
中國鈷消費測算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E2017E電池材料547461448573104901329915970212002450027780296203270136829硬質合金171619781912190625672718257029003000300031003200磁性材料102410691200140615601600175018001900200022002400陶瓷色釉料150017001259132015001600160018001800180018001800催化劑90090010001100120012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高溫合金30040050050050095585075080090012001500干燥劑600600500450400450400500500500500500其他760856580530500850193021502300250027002900合計122741364715524177022152625343317003590039680420204600151029增速(%)11%14%14%22%18%25%13%11%6%9%11%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