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經營模式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7/15 11:24: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經營模式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通過將自主采集或外購的信息在編輯、整理后,通過PC 終端或移動智能終端等進行呈現,不斷提升網站流量和關注度,同時提供基于網站或者移動終端的廣告宣傳、移動增值等服務,并通過向廣告客戶和終端受眾收取服務費1、經營模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通過將自主采集或外購的信息在編輯、整理后,通過PC 終端或移動智能終端等進行呈現,不斷提升網站流量和關注度,同時提供基于網站或者移動終端的廣告宣傳、移動增值等服務,并通過向廣告客戶和終端受眾收取服務費的方式實現盈利。各經營環節具體情況如下:
(1)內容生產、發送模式
①內容生產
新聞網站信息內容主要來自網站自行采編、轉載其他新聞單位及其他媒體信息或產品兩種方式。根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定義,新聞信息是指時政類新聞信息,包括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事件的報道、評論。對于商業網站而言,由于不具備新聞信息自行采編資格,該類網站需要從具備資質的新聞單位轉載。
②內容發送
對于 PC 終端信息發送,企業多采取設立網站的方式來向用戶傳遞信息;對于移動智能終端信息發送,目前可采用的方法除了通過手機瀏覽器瀏覽網站外,開發新聞客戶端或通過電信運營商發送手機報等都是廣泛和有效的傳播途徑。
(2)收費方式
本行業的盈利模式類型多樣,主要收費方式包括:廣告宣傳服務收費、信息服務收費及其他服務收費等。
① 廣告宣傳服務收費
通過向廣告客戶出售媒體廣告位和廣告時段或開展宣傳活動來獲取廣告服務收入,包括線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廣告投放和宣傳活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根據廣告投放或宣傳活動的形式、版面位置、營銷規模、刊例價等因素進行定價。
② 信息服務收費
目前信息服務費的收取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
第一,為客戶提供互聯網輿情信息服務或輿情危機應對咨詢服務,并依據服務期限、輿情事件影響范圍、應對難度等因素進行收費。
第二,新聞網站的信息內容主要以免費方式發布給受眾,移動互聯網終端會推出一些收費的信息服務,其中以提供手機短信、彩信的形式最為常見。該模式下,信息服務提供商通常通過與電信運營商聯合運營的方式向客戶提供信息服務并收取費用,并根據協議與電信運營商進行收入分成。
③ 其他服務收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企業利用其自身技術優勢、區域優勢、平臺優勢及品牌影響力,開展網站建設、平臺維護、系統集成等技術服務業務并收取技術服務費,或通過搭建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收取相應的平臺使用費、傭金或價差。
2、發展趨勢分析
(1)行業競爭加劇
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新媒體領域的快速發展,行業競爭態勢日益加劇。與此同時,門戶網站、微博、論壇、貼吧等各類媒體產品經過多年深耕細作,已經深度介入終端受眾的日常生活。隨著人們閑暇時間的碎片化程度加深,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日益普及,互聯網與移動網絡相互滲透,各類新媒體產品和應用層出不窮,使得行業的競爭態勢持續加劇。
(2)行業競爭主體眾多
行業內主要參與者包括以新浪、騰訊等為代表的具有新聞登載資質的商業網站和以人民網、新華網、本公司等為代表的具有新聞采編資質的新聞類媒體單位。前者體制靈活并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市場化程度較高;后者則擁有新聞信息采編資質,資源優勢明顯。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移動媒體也加入到新聞信息服務的競爭當中。發跡于互聯網的各類媒體應用提供商紛紛向移動智能終端滲透,為人們提供隨時隨地、持續更新的新聞資訊。
相較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等新媒體,以報刊雜志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因為信息呈現方式單一、容量有限、互動性匱乏、傳播速度慢、時效性低,在終端受眾群體中的關注度正逐漸降低。面對來自新媒體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傳統紙質媒體開始謀求轉型,通過建立自己的新聞網站或者移動智能新媒體業務,加入到競爭行列當中。
(3)新聞內容成為行業核心競爭點
新聞內容是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的核心內容,在當今信息傳播渠道競爭日益激烈、傳播速度繼續加速的背景下,用戶對于權威、客觀、及時的新聞資訊的需求不斷提高。因此,具有互聯網新聞采編資質和專業采編團隊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備一定優勢。
(4)移動化趨勢明顯
隨著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時間碎片化程度提高以及社會群體流動性增強,信息傳播受眾將更多地利用零碎的時間來獲取信息。移動終端便捷性和易于攜帶等特點可以使用戶在一天當中多次獲取信息,大大優化了用戶體驗。信息傳播服務的移動化趨勢還將持續發展,并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5)信息跟蹤和監測日趨重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網民規模的擴大,公眾通過各類網絡渠道對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各類新聞熱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訴求的熱情日益高漲。由于網絡信息的快速流動,一些缺乏理性的網絡言論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被放大和傳播,對所涉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聲譽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隨著未來互聯網內容繼續呈爆炸式增長,信息的跟蹤和監測將變得日趨重要。
(6)正面輿論引導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逐漸普及,新聞輿論也進一步影響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對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企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講究宣傳方法和提升表現力、引導力;重視宣傳隊伍建設,建立政治強、業務精的新聞宣傳隊伍。因此,正面輿論引導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大暑將至餐桌煥新味,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助攻夏日清爽美食
- 2025年廣東省縣域普通高中“托舉行動”開班
- 夜市、夜游、“夜戲水”……繽紛“夜經濟”激發夏日文旅新活力
- 研學游、親子游,創新高!透過數據看各大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 四款萌系車型齊亮相,愛瑪×黃油小熊發布會解鎖“可愛”的N種可能
- 六大領域+三類群體+3000萬人次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
- 文化游、自駕游、出入境游……新場景新業態“解鎖”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 國家能源局:7月16日全國電力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首次突破15億千瓦
- 乘風破浪 春華秋實——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振全球增長信心
- 7.08億立方米!我國最大“地下氣倉”加倉“蓄能” 織密國家能源安全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