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及特點分析
2016/7/15 11:24: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是互聯網行業的細分領域,根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包括通過互聯網登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和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等。1、行業發展歷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是伴隨著互聯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是互聯網行業的細分領域,根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包括通過互聯網登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和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等。
1、行業發展歷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網絡媒體的出現而形成的。1997 年,人民日報社、中央電視臺和新華通訊社等相繼創建網絡版。2000年末,新浪、搜狐等商業網站取得了登載新聞業務的許可證,我國初步形成了從中央新聞網站到地方新聞網站、專業性垂直網站、商業綜合門戶網站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網絡傳播結構。
2006 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批綜合實力強、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新聞網站,并完善地方互聯網新聞事業發展格局。此后,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重點新聞網站逐漸向互動、綜合服務方向發展,形成一批基于互聯網新聞的綜合信息服務運營商。
2012年,《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強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建設,鼓勵支持國有資本進入新興媒體,做強重點新聞網站,形成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同時,推動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積極發展與三網融合相關的新技術、新業務。
2、行業現狀和特點
經過多年的發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的企業已經從早期提供免費新聞信息為起點,不斷積累、擴大用戶規模,逐步轉型成為包括互聯網新聞發布及其他信息服務、廣告宣傳服務、移動互聯網業務、技術服務、電子商務及商業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多領域、多元化經營的互聯網綜合信息服務運營商,其細分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特點如下:
①互聯網新聞發布及其他信息服務
A、互聯網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途徑
互聯網具有及時、海量、互動、開放、無國界、多媒體等傳播特點,使新聞信息傳播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局限,逐步成為主流人群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成為受眾掌握國家和社會動態的重要途徑。
B、互聯網新聞信息用戶數持續增加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15 年12 月,我國通過互聯網獲取新聞信息的用戶數已經達到5.64 億,同比增長8.8%。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用戶規模迅速擴大,瀏覽網絡新聞的用戶數量也隨之增長,網民逐漸養成通過網絡獲取新聞信息的使用習慣,2015 年12 月我國互聯網新聞的使用率達到82.0%,排在各類互聯網應用使用率的第三位。
互聯網新聞用戶規模及新聞使用率(億人,%)
C、互聯網新聞權威性日益提升
互聯網新聞資訊的權威、及時、深刻是行業經營者的核心競爭力。主流中央新聞網站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憑借股東優勢或地方區域優勢,可以及時的獲取新聞線索,并在第一時間采編、發布新聞資訊。此外,該類網站一般擁有具備良好職業素養和新聞鑒別能力的采編團隊,其發送的新聞內容更具權威性,更容易受到互聯網用戶的信賴,成為互聯網用戶獲取新聞資訊、驗證新聞真實性、思索社會問題的主要資訊來源。
D、輿情信息服務需求持續增長
除了面向公眾發布的實時新聞及資訊信息服務外,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企業亦會針對網絡輿情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主要包括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測、歸納、分析、報送以及提供咨詢應對等服務。輿情信息服務商在數據抓取和搜集后,對網絡有效數據進行科學篩選、量化統計和分析研判,并就如何應對提出科學的咨詢建議。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普及率的提升,市場上對互聯網輿情信息服務的需求量快速增長。
目前該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包括:①軟件公司和傳統的市場調查公司,其技術實力較為雄厚,網絡輿情數據獲取能力較強;②主流媒體所設輿情監測機構,如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其對時事熱點和受眾心理變化的敏感度較高;③高校或學術機構所設監測機構,如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口碑)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其具有學術傳統,對網絡輿情的變化和特點歸納總結能力較強;④政府部門成立的輿情監測機構,主要用于收集群眾對本地區、本部門工作的反饋。隨著市場化轉型的全面展開,憑借豐富的客戶資源和健全的服務開發渠道,主流媒體所設輿情監測機構逐步成為網絡輿情服務行業的主流。
②廣告宣傳服務
隨著我國互聯網網民規模的不斷增加,網絡廣告不受時間、空間影響的優勢逐步顯現,網絡廣告營銷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根據相關統計,2015 年我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2,093.7 億元,同比增長178.3%。2012 至2015 年,我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19.54%。
2012-2018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及增長率(億元,%)
③移動互聯網業務
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加速普及,移動應用對網民的滲透不斷加大,全面改變了網民的生活習慣,對用戶信息獲取、社交、娛樂和購物等各方面均產生了重要影響。手機應用軟件的豐富性,幾乎覆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增加了手機網民對手機應用的使用黏性,加大了移動互聯網對社會生活服務的滲透力度。在智能終端快速普及、電信運營商網絡資費下調和Wi-Fi 覆蓋逐漸全面的情況下,手機上網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主要動力,不僅推動了中國互聯網的普及,更催生出更多新的應用模式,重構了傳統行業的業務模式,帶來互聯網經濟規模的迅猛增長。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2014 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2,135 億元,同比增長115.5%。移動互聯網正在深刻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移動互聯網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通道。
2009-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及增長率(億元,%)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5 年國內手機新聞用戶規模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手機網絡新聞依然是現階段推動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主流應用之一。
2014 年-2015 年互聯網應用普及率
④技術服務
在技術服務領域,隨著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頻繁應用及系統復雜度的提高,用戶的需求也從單一的軟硬件產品逐步轉移到涵蓋行業應用軟件、IT 基礎設施建設、網絡系統集成、內容展示及系統運行維護在內的整體行業解決方案和專業技術服務。因此,符合行業需求的綜合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商逐漸成為政府、金融、能源、電信等客戶的主流合作單位。
⑤電子商務及商業服務
中國經濟發展“電商化”趨勢日益明顯,網絡交易量直線上升,電子商務已在深刻影響傳統IT 市場和傳統產業。基于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電子商務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助力結構轉型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統計,2015 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16.2 萬億元,比2014 年增長20.9%;根據艾瑞資訊預測,2018 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將達到27.5萬億元,比2014 年增長96.75%。
2010-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及增長率
2015 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細分行業結構中,B2B 電子商務合計占比超過七成,B2B 電子商務仍然是電子商務的主體。2015 年網絡購物和本地生活服務O2O在電子商務市場中的比例比2014 年分別提升2.7%和0.3%,成為推動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細分行業構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