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王再度捧熱房地產市場 房企欲破去化魔咒
2016/8/30 10:31:11 來源:時代周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摘要] 據不完全統計,2016上半年上海宅地拍賣21塊住宅用地,共110萬平方米,拍地金額達518.16億。瘋狂地王背后,是泡沫破滅的最后一絲“回光返照”,還是樓市[摘要] 據不完全統計,2016上半年上海宅地拍賣21塊住宅用地,共110萬平方米,拍地金額達518.16億。
瘋狂地王背后,是泡沫破滅的最后一絲“回光返照”,還是樓市平穩過渡的積極信號?
2016年4月后,政府再度收緊樓市政策,力圖澆滅房價暴漲和樓市火爆的虛火。不過,政策收緊的另一面,卻是地王數量不斷被刷新的現實。
據不完全統計,2016上半年,全國共計成交了110宗總價、單價地王,短短半年即已超過2009年的72幅,刷新年度地王數量紀錄。
地王讓房地產市場再度火熱,但對于政府而言,卻不得不再次思考對策,抑制高價地頻出。
8月25日,廣州市國規委表示,原定于第二天出讓的白云區新市街棠涌南路AB2805038地塊現因故中止掛牌出讓程序。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此次中止出讓地塊可能跟8月16日雅居樂以35216元/平方米刷新廣州年內最高單價地王有關。
同一天,彭博社報道稱,上海市政府正考慮出臺收緊銀行貸款政策,控制土地融資,以抑制地王頻出。而在8月18-24日,上海市政府也選擇和廣州市政府同樣的做法,主動干預市場終止三幅地塊的出讓。
“下半年土地市場的重點是防地王。”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分析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增加有效土地供應,改變土地出讓方式、加強土地市場監管等諸多方面防止地王的出現。
“僧多粥少”
8月25日,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透露,上海市政府將考慮出臺樓市新政,除收緊銀行貸款政策和控制土地融資外,首套房首付比將提高至五成,以及凡有貸款記錄的不管首套還是二套首付均提高至七成,以抑制近期上漲的房價和地價。
信號早有預兆。8月18-24日,上海市國土局發布三則土地公告,包括浦東新區唐鎮新市鎮D-04-06地塊、上海國際醫學園區20-10、21-10在內的共三幅地塊終止出讓。這被業內認為是政府主動干預市場,為防止土地過熱所采取的措施。
誠然,自3月份實行最嚴“滬九條”以來,上海樓市雖有降溫跡象,但其土地市場仍“高燒”不止。
據不完全統計,2016上半年上海宅地拍賣21塊住宅用地,共110萬平方米,拍地金額達518.16億元。
在7月27日上海浦東祝橋鎮的地王車輪戰中,金地力戰融創、龍湖、平安等強勁對手,以88億元創造當下上海年內總價地王。而在金地豪擲88億元創下地王兩天后,融信以總價31.55億元競得楊浦區新江灣城A4-01(B3)地塊,該地塊可售部分實際樓板價92506元/平方米,系新江灣城新晉單價地王。
8月3日,上海市青浦區同日出讓三塊土地,以19.13億元造青浦單價地王。8月17日,上海土地市場先后出讓靜安區、寶山區、青浦區三宗地塊,單日內出讓收入合計184億元。其中,融信中國以110.1億元總價競得靜安區地塊,樓面價達100315元/平方米,刷新全國范圍的歷史單價“地王”紀錄。而位于寶山區的顧村地塊則被建發中糧聯合體房企以67.9億元摘得,刷新顧村地王紀錄。
地王的故事很多,上海只是中國土地市場的一個縮影。
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國內50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已達9655.9億元,同比增長38.5%。其中,超過100億元的地塊就達到3宗,分別出現在杭州、深圳、天津。超過30億元的達到了51宗,單宗地超過10億元的高總價地塊已經超過200宗。
而根據中原地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以來,全國單宗土地總價超過10億元的地塊合計有45宗,其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地塊高達30宗。該機構分析認為,8月有可能成為土地出讓歷史上地王最密集的月份。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即便是政府采用限購限貸的方式抑制房價與地價,但卻無法阻止到大城市的人群購買住房,也同樣無法阻止開發商購買土地,在土地和住房供不應求的背景下,地王現象無法避免。
克而瑞認為,三四線去庫存壓力凸顯的大背景下,城市分化加劇使得房企的投資價值趨同,為了長遠的發展,房企不得不將投資重心調整至一二線,尤其像上海這樣的核心城市,從而導致了僧多粥少,地王頻出。
去化魔咒
如今的房地產或許已經不僅僅是房地產,更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金融資產,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房企。
今年以來,包括恒大、碧桂園、融信中國、融創等在內的多家房企紛紛把拿地作為公司重要戰略之一。在業績會上,關于地王的話題也似乎成了記者們的提問標配。
“在土地投資方面,今年全年的預算是800億元,上半年已經花了450億元左右,下半年還要花400億元左右去做這個事情。”2016年碧桂園年中業績會上,總裁莫斌表示,下半年碧桂園會繼續加大拿地力度,上半年已經獲得181宗地,平均每天都有拿到新地塊,到了年底有可能超過360宗地。
2015年,這家企業共斥資559億元購置土地,而這個數字在2014年僅為160億元。
雅居樂主席兼總裁陳卓林在2016年中期業績會上也表示出對于購買土地的迫切希望。其表示,目前公司手頭上已有200多億元的現金,下半年預計還將增加近300億元的現金,“全年共計有200億元用來買地”。
而在業績會上,被問及為何斥巨資購買上海靜安區地王時,融信中國董事長歐宗洪認為,這樣的價格仍在合理范圍之內,“同樣的地塊放置在北京相同地段,價格應該更貴”。
這家企業在今年上半年買入10宗新地塊,成本154.21億元,成為地王購買大軍中的民企佼佼者。
同樣的地王制造者,還有國企信達地產。繼以123.18億元奪得杭州市濱江區地塊,創造今年以來全國總價地王之后,今年6月1日,信達以58.05億元拿下上海寶山區寶山新城地塊,平均樓板價36962元/平方米,溢價率超過300%。2015年以來,信達先后在全國各地高調奪得9幅地塊,其中7幅是地王,合計涉及資金也超過350億元。
但地王素來不是用來仰望的,能否打破地王魔咒進而盈利,是所有開發商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個較為經典的例子來自于保持了“全國總價地王”紀錄近7年的亞運城項目。2009年12月22日,富力、碧桂園、雅居樂聯合體以255億元天價競得總建筑面積438萬平方米的亞運城項目,創下全國總價地王紀錄,并至今無人打破。半年之后,中信地產、世茂房地產“被邀”共同開發,五家公司各持20%股份。
但據媒體報道,自2010年開售至今6年來,亞運城超長的培育期與緩慢的回本速度,讓其樓價“6年如一日”,始終在原地踏步。
根據陽光家緣數據顯示,亞運城2010年首次入市銷售均價為12489元/平方米,6年后,截至8月23日,亞運村成交均價僅為12051元/平方米。而2016年7月,廣州(不含南沙、從化)中介網簽7155宗,中原地產成交均價為24800元/平方米。
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曾經給亞運城算過一筆賬,255億元的地價加上三大村的攤分成本、地價利息、銷售策劃投入等,亞運城的平均成本已經超過11800元/平方米。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亞運城銷售六年,由于前期巨大投入,至今尚未回本。
故事仍在進行,但富力已經決定退出。據悉,富力原先持有的20%股權由世茂、碧桂園和雅居樂、中海(原中信)平分。
“對于企業來說,抓住熱點城市稀缺的土地資源、加快規模擴張仍然是促進企業加快發展的助推器。”但歐陽捷同時提醒,最大的風險在于政策的可能性變化導致的市場變化,進而給企業的現金流帶來風險,同時企業還必須有打造高端產品的能力,消化高地價帶來的成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