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重現經典還是中國特色,分類行業競爭加劇分析
2016/11/23 17:42: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從國外巨頭看分類信息行業發展模式Craigslist :簡單純粹的分類信息社區 。Craigslist 是一家充滿傳奇色彩的互聯網公司,多年來與 facebook、ebay 等知名網站一樣,是美國人民瀏覽最多的網站之一。截至 201一、從國外巨頭看分類信息行業發展模式
Craigslist :簡單純粹的分類信息社區 。Craigslist 是一家充滿傳奇色彩的互聯網公司,多年來與 facebook、ebay 等知名網站一樣,是美國人民瀏覽最多的網站之一。截至 2015 年,Craigslist 僅有 40 余名員工,且并未上市,就取得了覆蓋全球 570 個城市,年收入 3.81 億美元,凈利潤率高達 90%。令人詫異的是,Craigslist 的網頁風格自成立以來幾乎沒有發生變化,這讓生活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的都感到匪夷所思,拋開 Craig Newmark 所謂的互聯網情懷論不談,通過分析Craigslist 來形成對國內分類信息平臺的借鑒意義。
Craigslist發展歷程
1)先發優勢。Craigslist 成立于 1995 年,當時的分類信息主要存在于報紙等傳統媒體上,并未出現多家分類信息網站同時競爭。在美國良好的二手物品交易氛圍和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升的助推下Craigslist 以低成本快速占領了美國市場,形成了穩定的客戶基礎,先發優勢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2)信息簡潔 。Craigslist 一直保持有純文字組成的頁面,對用戶定位等復雜的新興技術視而不見,簡約的頁面風格最初是為了適應網速過慢的時代特征,由于 Craigslist 是信息中介平臺,信息檢索的速度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這一設計或是 Craigslist 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平臺選擇保持風格不變的原因,可能是為了不改變用戶習慣,保持客戶粘性。
OLX : 迅速崛起于新興市場的跨國分類集團 。相對于 Craigslist 而言,OLX 是一家年輕的分類信息網站,其成立時的環境也已不是 Craigslist時代的獨家壟斷格局,但它仍迅速實現了月活躍人數超兩億次的目標,并且成長為覆蓋印度、波蘭、巴西、印尼等地區的大型跨國分類信息平臺,OLX 發展的環境與國內更為接近,因此分析 OLX 同樣可以為國內分類信息平臺的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OLX發展歷程
市場選擇 。OLX 最初是一家阿根廷企業,印度市場人口基數龐大,且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二手物品的交易環境相對較好。最重要的一點是,印度市場是未開發的市場,當時國際分類信息巨頭如 Craigslist、Ebay、Naspers 均未占領印度市場,而從行業發展看,分類信息平臺具有很強的區域性,一旦形成區域行業龍頭,就難以進入市場。因此成功的市場選擇是 OLX 成功的第一步。
融資和兼并。與 Craigslist 可怕的利潤率相比,OLX 一直到 2011年才開始盈利,主要是因為大量的廣告投入的市場策略,通過電視廣告的投放,成功的將人們引導到了 OLX 的網站,從而實現了用戶基礎的累積。
二、燒錢大戰到轉型之殤,國內分類是否能走出虧損困局
2000到3 ,分類信息行業的過山車。國內分類信息平臺的發展可謂跌宕起伏,第一批分類信息網站如百姓網、趕集網由一批愛好者成立于 2005年 3 月,2005 年底業內企業已經擴展到了 500 家,包括新浪、搜狐、QQ以及現在的行業龍頭 58 同城;2006 年國內分類網站達到巔峰,出現了超過 2000 家分類平臺,并吸引了微軟、谷歌等國際巨頭的加入。但好景不長,由于缺乏穩定的盈利模式和高額的市場拓展費用,2007 年開始出現了大量的企業退出,到 2009 年,只剩下不超過 100 家分類平臺,真正運營的不超過 20 家,也形成了以 58 同城、趕集網和百姓網三寡頭競爭的行業格局,并延續至今。
國內分類信息行業發展歷程
三強之爭 :融資 、 燒錢 、廣告 。經歷了 2005—2006 年的井噴式發展和2007—2008 年的大浪淘沙,分類信息行業形成了 58 同城、趕集網、百姓網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但行業競爭并未因為企業數量的減少而停息,58 同城和趕集網分別打出廣告牌,“騎驢趕集”和“一個神奇的網站”的廣告耗資均超過億元,而兩家企業的銷售隊伍均接近萬人;百姓網盡管在公司戰略上與前二者有所不同,但行業的惡性競爭和公司的拓展同樣要求大量的資金。因此,分類信息行業幾乎成為了資本角逐的舞臺,據不完全統計,58 同城成立以來完成了至少 8 筆融資,包括紐交所上市和騰訊超過 7 億美元的戰略入股;百姓網也完成了 D 輪融資,并在去年吸引國內資本近 22 億元人民幣。這種融資燒錢的情況一直延續到 2015年 4 月,58 同城入股趕集網,才有停止的跡象。
三大分類信息平臺融資歷程
58 趕集布局 O2O ,差異化競爭顯現 。盡管廣告投入巨大,銷售隊伍不斷擴張,但橫在國內分類信息平臺面前的癥結仍未解決,那便是虛假信息的橫行。
2012 年后,隨著 O2O 電商的崛起和對信息真實性的考量,58同城和趕集網紛紛轉戰 O2O 市場,向垂直領域進軍,形成產業閉環,由于 O2O 多為自營,58 同城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加重。而百姓網則堅持在線信息共享的輕資產模式,只針對某些細分行業進行深入。分類信息市場得到經營模式逐漸發生改變,行業格局也由惡性競爭向差異化競爭轉變,百姓網與 58 同城、趕集網的關系逐漸演變成上下游的關系。
分類信息平臺部分垂直領域布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