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制冷、空調設備行業發展概況及趨勢
2017/3/26 10:24: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制冷、空調設備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分類(1)冷鏈設備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分類冷鏈設備是冷鏈行業最具核心的部分,特定的冷鏈設備對應特定的冷鏈環節。冷鏈行業由生產與貯藏、冷藏運輸與配送、銷售終端三大主要環節構成,每個環節均需要配備相應的1、制冷、空調設備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分類
(1)冷鏈設備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分類
冷鏈設備是冷鏈行業最具核心的部分,特定的冷鏈設備對應特定的冷鏈環節。冷鏈行業由生產與貯藏、冷藏運輸與配送、銷售終端三大主要環節構成,每個環節均需要配備相應的制冷設備和質量監控管理系統。
商用展示柜、醫用冷柜及冷庫等屬于冷鏈設備中的末端制冷設備,冷藏車制冷機組則屬于冷鏈設備中的運輸制冷設備,現有產品覆蓋了全程冷鏈的各個環節,主要集中于冷鏈運輸配送和銷售終端環節。
(2)客車空調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分類
客車空調系統是實現對車廂內空氣進行制冷、加熱、換氣和空氣凈化的裝置,具有制冷制熱、通風、除濕和凈化空氣四大基本功能。客車空調行業的上游行業是銅鋁等原材料,膨脹閥、管路、蒸發器、冷凝器、儲液干燥器和空調壓縮機行業,下游行業是客車行業。銅鋁等金屬原材料、壓縮機、發電機的價格對客車空調的成本影響較大,占生產成本的比重較大。下游客車行業的發展將直接拉動客車空調行業的發展。
商用展示柜工藝流程圖
客車空調按照驅動方式可以分為獨立式空調和非獨立式空調。目前,產品以大中型客車的非獨立式客車空調為主,客車空調集成業務則以獨立式客車空調為主。
2、制冷、空調設備行業的發展概況及趨勢
我國制冷、空調設備制造業近年來保持較快增長。本行業 2014 年市場規模為 2,66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19.77%,其中 2014 年同比增長 14.74%。
制冷、空調設備制造業收入情況
2015 年冷鏈設備在行業占比為 15%左右,2015 年市場規模約為 455 億元,且未來 3 年仍將保持 10%左右增速;車用空調在行業內占比為 14%,2015 年市場規模約為 425 億元。客車空調行業近年來增長較為穩定,2015 年適用于大中型客車的客車空調市場規模約為 45 億元。
(1)冷鏈設備行業發展概況及趨勢
冷鏈設備行業與冷鏈行業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冷鏈物流主要應用在食品(含農產品)、醫藥、化工、電子等領域,其中食品冷鏈、藥品冷鏈占比較大。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突出表現在我國冷藏運輸率較低、農產品腐損率較高和冷鏈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方面。隨著冷鏈商業模式逐步成熟,我國冷鏈服務市場規模近年來一直保持著持續擴張的態勢,2011 年至 2013 年冷鏈市場規模年平均增長率為 24.30%。據羅蘭貝格預測,受到宏觀政策和市場需求推動,我國冷鏈物流行業未來將保持年均 25%的增長,至 2017-2018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700 億元和 5,800 億元。我國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配套冷鏈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
(2)客車空調設備行業發展概況及趨勢
受益于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公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市建設和公共交通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等多方面因素,我國客車市場穩定增長,同時近年來新能源客車、校車以及旅游車增長態勢較為明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客車產量從 2005年的 26.36 萬輛增長至 2015 年的 59.34 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7.65%。穩定增長的客車市場拉動客車空調產品市場需求持續、穩定地增長,加之較大的客車保有量存在替換、維修需求,預計未來客車空調行業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
2005年-2015年我國客車產銷情況
客車空調的發展與客車工業的發展同步,發動機效率的提高,智能化 CAN 通訊普及,純電動、混合動力及其他新型零部件使用,促使空調系統特性不斷創新。近年來,客車空調向環保高效、減輕重量、降低噪聲、操作維修簡便和安全可靠等方向發展。
3、細分市場的發展概況及趨勢
目前冷鏈設備業務主要集中在食品冷鏈領域,并逐步向醫藥冷鏈領域擴展;客車空調業務主要集中在客車制造業和公交公司、客運公司等交通運輸領域。
(1)商用展示柜系列產品
商用展示柜作為發行人的主要產品,屬于冷鏈行業的末端制冷設備,是廣泛應用于乳制品、速凍食品、冷鮮食品等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銷售終端。
商用展示柜與普通的家用冰箱、冰柜在功能性上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商用展示柜不但具備更為專業的食品冷凍冷藏功能,同時也是食品生產商形象宣傳和產品展示的重要載體,是產品實現銷售的重要渠道。因此,商用展示柜產品是一種定制化、差異化的冷鏈末端設備,其市場規模與國民消費需求及快速消費品生產制造商的渠道推廣力度直接相關。
我國商用展示柜市場規模伴隨著冷鏈市場快速發展而擴張,2012-2014 年間,我國商用展示柜需求量快速增加,每年的增長率均超過 10%。2014 年,我國商用展示柜需求量為 221 萬臺/年,年增長率超過 14%。
中國商用展示柜規模及預測
伴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的持續穩步提升,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居民消費觀念和習慣的變化,對食品安全訴求的提升以及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我國商用展示柜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市場規模及預測顯示,2015-2019 年,我國商用展示柜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5.68%。
(2)冷藏車制冷機組及集成
冷藏車制冷機組市場發展取決于冷藏車市場的發展狀況。我國冷藏運輸的方式主要有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四種,其中以公路冷藏運輸為主。
冷藏運輸環節是冷鏈物流的重點環節,冷鏈的快速發展必須要投入大量的冷藏車。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2000 年我國公路冷藏車銷量僅為 3,893 輛,到 2014年銷量為 20,700 輛,15 年間翻了 5 倍。2013 年和 2014 年我國公路冷藏車銷量增速分別為 63%和 45%,保持高速增長。
我國公路冷藏車銷量及增速
對公路冷藏車供求狀況產生影響的因素眾多,其中較為關鍵的因素有易腐食品產量、汽車銷量、公路貨運周轉量、家用電冰箱產量、GDP、全社會固定投資額等。2020 年我國冷藏車銷量將達到 27,649 輛;按照一輛公路冷藏車配置一臺冷藏車制冷機組,制冷機組均價 3 萬元測算,未來 5 年我國公路冷藏車制冷機組市場需求和市場規模如下:
年份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冷藏車銷量(輛)2231323474247172604627469冷藏車制冷機組(臺)2231323474247172604627469制冷機組市場規模(億元)6.697.047.417.818.24公司客車空調及空調集成主要應用于 6-14 米的大中型客車。我國大中型客車總體上呈增加的態勢,2010 年前銷量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10 年以后,銷量增長率下降到個位數。Wind 資訊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大中型客車銷量 2005 年為 4.08 萬輛,2015 年銷量為 14.96 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1.03%。
2005年-2015年我國大中型客車銷量及增長率
未來客車行業,特別是大中型客車仍會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主要增長動力或者驅動因素在于:
①新能源客車的較快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 年、2015 年我國新能源客車的產量分別為 27,203 輛和 120,610 輛。2016 年 1-11 月受到補貼政策尚未落地等因素影響,新能源客車增長率明顯回落,但銷量仍達到 95,341 輛,同比增長 8.90%。
②校車市場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校車需求迅速提升,國內目前共有近 700 個城市,按每個城市每年需求 100 輛校車測算,年需求總量接近 7 萬輛,增長空間仍然巨大。
③公交客車市場的發展。隨著國內一、二線城市公交先行戰略的鋪開,公交客車市場持續穩定增長。2015 年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了《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考核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了各省市 2015-2019 年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重。公交車的新能源化趨勢和政策紅利為客車發展提供了
巨大機遇。大中型客車銷量穩步增長,將有力帶動大中型客車空調及客車零部件市場的發展,2015 年我國大中型客車空調市場規模約為 45 億元。
(4)其他制冷設備
生產的其他制冷設備主要包括醫藥陰涼箱、陰涼柜、醫用冷庫等。醫用冷鏈設備主要應用于醫藥冷鏈物流的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等一系列環節,其發展程度主要取決于醫藥冷鏈物流市場發展。自 2011 年國家加強對醫藥行業管制以來,國內冷藏藥品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速約為 15%,醫藥冷鏈物流規模相應快速增長。
醫藥冷鏈物流快速增長帶來對醫用冷鏈設備的需求,自主研發的醫藥陰涼箱、陰涼柜、醫用冷庫等產品已經投入市場。目前醫用冷鏈設備占據收入份額仍較小,但未來將持續增長。
4、行業市場化程度及競爭格局
(1)、冷鏈設備行業市場化程度及競爭格局
冷鏈設備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市場參與者以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為主,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行業集中度較低,尚未形成大型壟斷企業。白色家電生產商通常設立獨立的業務部門或者涉足冷鏈設備業務運營,其業務大多集中于冷飲、速凍食品、乳制品等某一個或幾個細分行業。
(2)、客車空調行業市場化程度及競爭格局
目前國內客車空調企業較多,但產品類別和客戶類型相差較大,主要分為客車廠下屬的空調生產企業與獨立的客車空調生產企業。客車廠下屬企業如鄭州科林車用空調有限公司、蘇州新同創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等,可以從其所屬客車廠獲得較為穩定的訂單,在整個客車空調行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也較難獲得其他客車廠的訂單。
目前市場上規模較大的獨立客車空調生產企業主要為上海松芝空調、廣州精益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等,主要依靠研發實力、成本優勢、產品質量以及售后服務等在競爭中獲取市場份額。
隨著客車市場競爭的加劇,客車空調行業集中度也在不斷提高,客車空調市場競爭加劇。客車空調企業的發展趨勢是專業化和規模化,獨立客車空調生產企業憑借其技術優勢及規模優勢更容易獲得競爭優勢。
BSIC中經先略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制冷、空調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