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智能控制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4/2 10:24: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智能控制器是以自動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結合微控制器(MCU)芯片或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芯片,并輔以相應外圍模擬及數字電子線路,并臵入相應的計算機軟件程序,制造形成的電子器件。隨著電子設備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等程度的進一步提升以智能控制器是以自動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結合微控制器(MCU)芯片或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芯片,并輔以相應外圍模擬及數字電子線路,并臵入相應的計算機軟件程序,制造形成的電子器件。隨著電子設備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等程度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物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子智能控制器作為電子設備的“中樞控制”核心器件的應用滲透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已經從簡單的家電、電動工具等應用拓展到智能硬件、汽車電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新興領域。
同時,電子智能控制器產業本身也一直在向著更高性能、更加智能的方向發展,從而滿足各種電子設備日益增長的控制需求。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智能家居、物聯網等應用的爆發已經啟動,作為智能家居、物聯網的控制核心的智能控制器產業將迎來產業升級和需求加速放量多重機遇。
一、萬物互聯時代將近,智能控制器領先爆發
根據預測,2017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較2016年增加 31%,達到 84 億個,超過全球人口數,到2020年更將增至 204 億個,對應 33.6%的同比年均復合增長率。此外 2017 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和服務支出將達到約人民幣 13.8 萬億元。以地區來看,大中華地區、北美與西歐是主要使用連網對象的區域,2017年這三個地區合計將占整體物聯網(IoT)裝機量的 67%。
物聯網設備數量及支出金額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聯網終端核心構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子智能控制器產品是家電、電動工具、汽車、智能家居等產品實現智能控制的核心部件,這些下游行業的市場規模均在千億美元以上,家電及汽車甚至是近萬億美元級的市場。據報告,從2006年至 2011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年增長率平均為 20%,預計 2012年至 2020年,年增長率將達到25%左右,202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3,576 億元。電子智能控制器行業的上游原材料主要是 IC、分離半導體器件、PCB、電阻、電容器等元器件,相應的生產廠商眾多為電子智能控制器行業在供應商選擇方面提供了較大的余地。總體看來,電子智能控制器上游行業近年來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采購價格平穩并有小幅下降趨勢,為本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電子智能控制器產業鏈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上游核心器件MCU發力,開啟智能控制器產業升級
微控制單元,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或者單片機,是把 CPU的頻率與規格做適當縮減,并將內存、計數器、USB、A/D 轉換、UART、PLC、DMA 等周邊接口,甚至 LCD 驅動電路都整合在單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諸如手機、PC 外圍、遙控器,至汽車電子、工業上的步進馬達、機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見到 MCU的身影。電子智能控制器在其內臵的電子設備中扮演著“神經中樞”的角色,隨著設備智能化、個性化、復雜性等需求的提升,智能控制器開始大規模采用微控制器(MCU)芯片來處理日益復雜的感知、計算、傳輸、控制等核心任務。
MCU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MCU市場分析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智能控制器一樣,物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是驅動 MCU發展的一大動力,MCU作為物聯網的核心零部件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市場規模上都將在萬物互聯時代獲得進一步發展。據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2015年全球 MCU市場產值達 159億美元,出貨量達 221億顆(比 2014年提升 15%),而平均每顆售(ASP)價則是 0.72 美元。而未來到 2020 年,MCU 的銷售量仍維持逐年遞增(年復合成長率 CAGR 約為 3.9%)、ASP 逐年遞減的趨勢,但整體 MCU市場規模仍是上揚的。MCU 總體銷售額在過去四年中的三年里面增速減緩,主要是受到價格下滑特別是 32 位芯片平均價格的下滑影響,相對應的2010~2015ASP的年均復合增速為-7.7%。但是,預計將在 2015-2020年間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預計年均增速預計為 1.6%。
預測,2016年 MCU的銷售額將達到 166億美元,銷售量達到 224億片,ASP為 0.74,同比 2015年分別實現 4%、2%、2%的增長。2015到 2020年間,MCU的銷售額預計將保持 5.5%的年均復合增長,到 2020年實現全球 209億美元的銷售額。
單片機數據位分類應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比CPU,M的功耗更低,價格也更便宜。一方面,8位 MCU在一些簡單任務處理中仍然不可或缺;另一方面,32位甚至 64位多核 MCU已能應對很多復雜應用。對比于電子智能控制器的下游應用領域,不難發現 32位以下 MCU作為智能控制器的上游核心器件與智能控制器在應用段基本重合。認為MCU與智能控制器之間存在相互推動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方面,作為 MCU一大主要應用領域的智能控制器的大規模應用將帶動 MCU 需求的大幅提升,同時設備性能、功耗等要求也將隨著技術發展而提升,從而推動 MCU技術的提升和產業升級。另一方面,MCU 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更安全、可擴展、高能耗等優勢,將為智能控制器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促進智能控制器在更多領域的更廣泛應用。
在 2016年 5月份的報告中,預測到 2022年MCU市場將保持 15.8%的年復合增長率,認為在物聯網應用的推動下,32位 MCU將是增長最快的市場。預測年復合增長率為 6%,MCU 市場最大的推手是工業需求。 根據研究數據,2016 年中國 MCU 市場收入超過 40 億美金,占全球 MCU 市場的23%,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等領域。 預計,2017年中國 MCU市場收入將達到 46億美金,實現 15%的同比增長。
中國 MCU市場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上下游齊發力+產業中移,智能控制器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智能控制器作為物聯網特別是智能家居的核心控制器件,在萬物互聯、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推動下已經隨著終端產品的升級、放量而實現了規模的擴張。同時,作為上游核心器件的 MCU產業 ASP趨向于穩定,同時 32位 MCU后來居上,在2015年全球 32位 MCU出貨量超過 4/8位 MCU與 16位 MCU出貨量總和,而且未來幾年應該會保持 30%左右的高速增長。高位的 MCU以及更先進的制造工藝,將在保持能耗比的同時提供更高性能和更多可定制化空間,另外集成通信模塊也將為智能控制器的發展注入更大動力和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智能控制器產業機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也是家電消費大國,根據來自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信息,2014年我國家用電器行業完成利稅總額 1,407.3億元,利潤總額 931.6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 19.5%和 18.4%。家電業 2014年主營業務收入 1.41萬億元,增幅達到10%。2014年大家電中冰箱(含冷柜)與洗衣機產量零增長或小幅下降;微波爐的產量實現 8%的增長;空調器產量增長 11%。除此之外,廚衛及小家電市場增長穩健,而與健康息息相關的兩凈產品——空氣凈化器、凈水設備,2014年市場更加呈旺盛態勢。另外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國內市場對智能家用電器的需求將持續走強,家電智能化升級的步伐將在技術和需求的推動持續向前推進。2010~2015年間全球的白色家電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到 2015年,電冰箱市場規模達到約 1.5 億臺,洗衣機市場規模達到 1.2 億臺。近幾年來,國內家電市場增長較為平穩,2015年電冰箱銷量超過 7,300萬臺,洗衣機銷量超過 5,600萬臺。在智能控制方面,目前全球電冰箱市場的電子智能控制率大約維持在 40%~50%之間,而日本則幾乎達到了 100%,我國的全自動洗衣機與全球技術基本保持同步,目前有 95%以上采用電子智能控制方式,未來有望全部實現電子智能化。
中國電冰箱、洗衣機近年銷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作為現代家電的控制中心的智能控制器產業早已開始隨著設備制造向中國轉移,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跨國企業在將生產和銷售轉移中國的同時也將前端的研發設計和采購中心向中國進行一體化轉移,這一發展趨勢為國內的智能控制器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在應用領域上,除了家電,汽車電子、電動工具及工業設備也日益成為智能控制器應用的主要領域,這三個領域的智能控制器應用合計占據智能控制器 50%左右的市場份額。電子智能控制器主要的下游產業,家電、電動工具、汽車電子等行業,生產規模都居于世界首位,在國際市場擁有較強的競爭力。
中國智能控制器市場結構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認為國內電子智能控制器產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周期中,一方面相關產業正隨著電子終端相關產業向國內轉移;另一方面,國內外隨著消費升級而帶來的對設備智能化、個性化等需求也在日益增長,推動智能控制器行業加快研發進度,有望帶來技術革新。最后,隨著智能控制器滲透率的題高、產品性能及附加值的提升以及下游行業行業專業化分工的發展趨勢變化,未來幾年智能控制器市場需求將穩步增長。
智能控制器產業處于爆發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