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球石油石化行業供需及去庫存模式分析
2017/6/16 10:23: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供給:OPEC減產執行力度高,美國增產不足以抵消影響OPEC減產執行情況良好,實際上超出了市場預期水平。2017 年一季度,OPEC 減產執行率達到 96%,產量 3190萬桶/天,低于“對OPEC需求量”2一、供給:OPEC減產執行力度高,美國增產不足以抵消影響
OPEC減產執行情況良好,實際上超出了市場預期水平。2017 年一季度,OPEC 減產執行率達到 96%,產量 3190萬桶/天,低于“對OPEC需求量”24 萬桶/天。意味著全球原油已經進入去庫存階段。
OPEC5月25 日達成結果。OPEC 與非OPEC產油國同意將石油減產協議延長 9 個月時間,維持大約 180 萬桶/日的減產幅度不變。關于伊朗、利比亞、尼日利亞的條款維持與先前減產協議一致。
利比亞和尼日利亞不受歐佩克減產影響,這兩個國家都在恢復生產。從 1 月到 4 月,這兩個生產商之間的平均價格與 10 月基準相比,僅增加 6 萬桶/天。然而到 5 月中旬,利比亞的產量已明顯復蘇,尼日利亞的石油供應可能會在關鍵出口終端重啟后得到提振。
非 OPEC 供給預計 2017 年增加 60 萬桶/天。4 月,非 OPEC 的總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31 萬桶/天,主要來自美國,以及巴西、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預計 2017 年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產量將增加 60 萬桶/天。
美國石油供應前景正在改善。今年 2 月,全球石油產量首次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這是自去年 2 月以來的首次。強勁的鉆井活動,預示著 3-6 個月內,美國石油產量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沙特原油供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原油供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需求:增速同比削弱
需求方面,根據預測,2017 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 130 萬桶/天(低于 2016 年的 160萬桶/天,以及 2015 年的 200 萬桶/天)。需求增速的下降,反映了油價回升之后,OECD 國家的需求價格彈性的減弱。
2017年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低于預期主要原因是,一些之前穩定增長的國家增速明顯減緩:主要包括美國、印度、德國。
美國2月份的原油需求為1920萬桶/天,不僅比去年2月低了50萬桶/天,而且周數據顯示 4 月份的進一步疲軟,因此,全年的預測將被下調。2017 年美國需求同比持平。
印度的“禁止流通”政策繼續給石油需求蒙上了一層陰影。3 月份,印度的石油需求同比大致不變,2017 年一季度整體為負增長。與上月的報告略低于 20 萬桶/天(4.6%)相比,2017 年預期減少 4 萬桶/天。預計印度 2017 年將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 15%左右。
中國大陸的需求仍然相對強勁,在 2017 年一季度,中國大陸需求較上年同期增長 42.5萬桶/天,這為中國大陸 2017 年全年 40 萬桶/天的總體需求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運輸和石化行業仍然是主要的驅動因素,受汽車的快速銷售、相對強勁的經濟活動和石化行業持續擴張的支持。2017 年,中國大陸約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一。
其他許多亞洲經濟體在 2017 年一季度中也出現了明顯的同比增長。根據初步估計,菲律賓、中國臺北、巴基斯坦和中國香港在 2017 年一季度中均大幅上升,工業用油和運輸業的大幅增長使其價格走高。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非經合組織亞洲國家/地區,預計將在 2017年占全球需求增長的 43%。
全球原油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印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制造業 PMI 短期見頂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庫存:下半年去庫存有望提速
庫存方面,盡管OPEC 減產從 2017 年1 月開始執行,但OECD 原油庫存去化從 2 月才開始體現,主要因為出口運輸周期未 1-1.5 個月。2017 年1 月,OECD 石油庫存環比增加 7900 萬桶;2 月,OECD 庫存小幅下降 800 萬桶。但靜態庫存水平仍然明顯高于近 5 年同期平均水平。隨著 Q2-3 全球原油消費轉入旺季,預計后續去庫存速度會加快。
估計在比較樂觀的假設下(OPEC 減產維持 17 年上半年水平,非 OPEC17 年產量同比+60 萬桶/天,需求增加 130 萬桶/天),則 OECD 原油庫存約需要 5~6 個月回到 5 年平均水平。如果考慮中國可能增加原油儲備,則去庫存進度可能再快一點。
全球原油供需平衡略偏緊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OECD 原油庫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