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種子行業政策分析
2017/9/28 15:47: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種子法的修訂對于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力度加強,有利于企業的研發優勢在銷售端變現、并形成壟斷優勢,從而實現品種銷量和毛利率的提升。 我國 1997 年加入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 年文本),但 78 年文本與發達國家通行的 91種子法的修訂對于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力度加強,有利于企業的研發優勢在銷售端變現、并形成壟斷優勢,從而實現品種銷量和毛利率的提升。 我國 1997 年加入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 年文本),但 78 年文本與發達國家通行的 91 版本相比,對新培育的植物新品種沒有區分原始品種和實質性派生品種,對品種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有限,導致我國育種存在修飾性、模仿性品種較多、同質化問題嚴重的問題。而 2015 年《種子法》的修訂則通過引入“實質性派生品種”的概念,堵住了“竊取” 種子親本后稍加更改即可作為合法新品種出售(如揚兩優 6 號和豐兩優 1 號)的法律漏洞,更好的保護了企業研發創新的成果,從而有利于形成研發帶動銷售、銷售利潤反哺研發投入的良性循環。同時,在品種權保護力度加強背景下,擁有先進獨家技術、或種質資源儲備的企業則有望憑借技術/資源優勢推出獨家品種,形成壟斷優勢。以雜交稻種為例,以往由于不育系、恢復系等育種材料主要來源于科研院所,各家企業均可使用,因此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單一親本所組配的品種總推廣面積雖大,但是單個品種的最大面積則天花板較低。例如,以不育系 Y58S 為母本所組配的雜交稻品種在單個銷售季的總推廣面積超過 1790 萬畝,但最大的單品 Y 兩優 1 號的巔峰推廣面積僅 565 萬畝。而種子法修訂之后,研發實力領先的企業則有望憑借獨家親本組配系列品種,實現銷量增長。同時, 由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進一步鞏固了改良品種的技術壁壘,使得改良品種得以實現高定價,因此品種的毛利率也有望相應提升。 對比美國自 1970 年完善品種和專利保護法后進入高速成長期的歷史經驗, 我們認為法制的完善有望奠定中國種業進入高速增長期的基石。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 1987 文本與 1991 文本的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以單一不育系 Y58S 為母本育種得到的品種總推廣面積可超過 1790 萬畝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 年我國針對水稻和玉米的品種審定開通綠色通道,品種釋放由審定制向備案制靠攏, 利于種企批量推出新品種,推動銷量增長。 在過往的政府審定制度下,由于審定名額有限,研發型龍頭種企的優勢無法充分體現,只能每年用一兩個針對最主要市場的優秀品種去爭取名額。而 2014 年起開通的綠色通道,允許注冊資本在 1 億元以上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自行測試自育品種,上交測試數據給相關部門審定認證后,即可作為國審品種進行銷售。綠色通道的放開使得研發型龍頭種企能夠針對不同市場批量推出新品種,有利于其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
國家級水稻玉米品種審定綠色通道試驗指南的主要內容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對于研發優勢明顯的水稻種子企業來說,綠色通道的利好意義更為明顯。 一方面, 從1996 年起,雜交水稻開始由“大品種時代”逐漸轉為多品種開花的局面,水稻種子企業依賴單品放量的增長模式開始受限。 典型表現是年推廣面積排名前 3 名的雜交水稻品種的面積越來越小,且品種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原因在于: 1)由于播種時間和地理條件的多樣性,水稻種子的廣適性較低,適宜種植的區域較小,不像玉米種子可能同時在黃淮海和東北兩大主產區均有優秀的大田表現(如先玉 335)。 2)國內育種技術的進步帶動品種種類的增加,使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近年來,年推廣面積在 10 萬畝以上的雜交稻品種數量持續增加,由 1996 年的 133 個增加到 2014 年的 571 個。 3)國家意志在品種推廣端的影響退去。目前,單個水稻品種的最大推廣面積基本穩定在 600 萬畝左右。 另一方面,由于審定指標的稀缺性,過去種子企業集中推廣其優勢區域的品種(主要是長江中下游),對于其他區域(如華南) 開拓較少。 綠色通道的開通,利于研發型稻種企業通過優勢品種數量的增加、市場區域的提升以實現銷量的增長。品種增長由依賴大單品放量的模式轉為系列產品團隊作戰的邏輯,銷售天花板上移。由于綠色通道的測試需時至少 2 年,因此 14 年開始進入綠色通道的第一批品種從 2016 年起開始通過審定。 2016 年, 13 個新的水稻品種經綠色通道通過國家審定,帶動水稻品種的整體審定數量增長 24.5%。其中,適宜長江上游地區、華南地區的品種數量明顯增多,分別增長 2.1 倍、 3.3 倍。
1996 年以來,我國推廣面積前三的雜交水稻品種的面積越來越小,且品種之間差距越來越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綠色通道開通后,水稻品種的國家審定數量增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綠色通道開通后,水稻國審品種中適宜華南、長江上游地區的品種數量明顯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