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國防信息化行業市場需求預測
2017/12/21 12:39: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所謂國防信息化,是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特別是信息化戰爭發展的需要而建設的國防信息體系,將目標探測跟蹤、指揮控制、火力打擊、戰場防護和毀傷評估等功能實現一體化,將聯合指揮中心和各軍種之間的作戰組織實現一體化,形成一體化作戰能力,提升軍隊核心戰斗力所謂國防信息化,是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特別是信息化戰爭發展的需要而建設的國防信息體系,將目標探測跟蹤、指揮控制、火力打擊、戰場防護和毀傷評估等功能實現一體化,將聯合指揮中心和各軍種之間的作戰組織實現一體化,形成一體化作戰能力,提升軍隊核心戰斗力。
國防信息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防信息化主要包含軍隊信息化和武器裝備信息化。在武器裝備方面,要把機械化武器裝備體系逐步改造為信息化武器裝備體系。對于世界各國軍隊,武器裝備信息化是必然選擇。目前,只有美國初步建成了比較完備的信息化武器裝備體系,英、法、德、日和俄羅斯的很大一部分武器裝備實現了信息化,而我國的大部分武器裝備依然是機械化、半機械化裝備,信息化裝備發展大幅落后。國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涉及雷達、衛星導航、軍工通信、軍工電子等細分領域。
軍工信息化同時包含裝備信息化,市場空間遠大于其他行業信息化。預計到2025年,國防信息化開支可能會達到2513億元,占國防裝備的40%,其中核心領域有望保持20%以上的復合增長。目前較為成熟的發達國家軍工信息化建設80%以上的技術來自于民營,隨著我國軍工產業的不斷深入和升級,信息化也將成為下一個軍民融合突破口。相較于國有軍工企業而言,民營企業機制更為靈活,再輔以人才、技術的配合,在軍用通信、電子、導航、計算機等對技術積累要求相對較低的信息化領域就會獲得快速成長,未來有望出現500-1000億市值的民營軍工集團,但需要注意的是,民參軍企業訂單波動較大,整體估值仍有下降空間。
我國國防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未來10年市場規模超過萬億中國國防信息化建設持續加速,未來10年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1.66萬億元。
2014年中國國防裝備領域投入約2586億元,其中裝備信息化開支約750億元;2015年國防裝備總支出約2927億元,其中裝備信息化開支約878億元,同比增長17%,占比為30%。據預測,2025年中國國防裝備信息化開支將增長至251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1.6%,占2025年國防裝備費用(6284億元)比例達到40%。未來10年國防信息化總規模有望達到1.66萬億元。
我國國防信息化投入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國防裝備信息化投入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近年部分國防信息化代表性政策
政策名稱時間簽發機構主要內容軍隊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中央軍委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中共中央到2020年,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中國的軍事戰略2015年國務院根據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將軍事斗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加快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十八大報告2012年中共中央深入開展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軍民兩大體系助推國防信息化產業發展。中國軍工體系分為國防科工體系和社會經濟體系,兩大體系相互融合助推國防信息化產業發展。國防科工體系主要由十大軍工集團組成,負責重點軍工型號的總體研發和整機制造,構成產業鏈的下游;社會經濟體系由裝備制造企業、原材料供應商、基礎件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信息化硬件廠商、信息化軟件廠商組成,構成產業鏈的上游。兩大體系共同實現了對雷達、衛星導航、軍工通信、軍工電子等細分領域的全面覆蓋,助推國防信息化產業加速發展。
軍用雷達是獲取陸海空天戰場全天候、全范圍戰術情報最主要的手段,是實現遠程打擊、精確打擊的必要手段,是軍工行業核心技術壁壘較高、應用較廣泛的領域,在國防軍事領域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廣泛應用于警戒、引導、武器控制、偵查和航行保障等領域,市場空間巨大,是軍工行業的高地之一。
軍用雷達分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軍用雷達市場已邁入高速增長階段,2014年國內軍用雷達市場空間約為173億元,2015年增長到200億元,同比增長15.7%。據智研咨詢預測,2025年我國軍用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73億元,2018-2025年軍用雷達市場總規模將達到331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1.3%。其中空軍主戰裝備雷達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600億元,海軍主戰裝備雷達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240億元,其他領域(陸軍、二炮等軍種,導彈等精確制導武器)雷達市場規模約為2479億元。
我國軍用雷達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軍工通信差距較大,系統建設步入快車道。中國軍工通信系統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以衛星通信為例,美國及北約軍事衛星承擔軍用通信近85%的通信量,我軍則不足5%。相較于發達國家對軍工通信系統建設高達國防開支5%的投入,我國軍工通信系統建設開支僅占國防經費2%以下。受益于國防信息化戰略的推進,軍工通信系統必將步入快速建設階段。據預測,中國軍工通信市場將由2015年的100億元增至2025年的308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1.9%,10年增長2倍。
我國軍工通信市場規模統計和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大暑將至餐桌煥新味,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助攻夏日清爽美食
- 研學游、親子游,創新高!透過數據看各大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 2025年廣東省縣域普通高中“托舉行動”開班
- 夜市、夜游、“夜戲水”……繽紛“夜經濟”激發夏日文旅新活力
- 四款萌系車型齊亮相,愛瑪×黃油小熊發布會解鎖“可愛”的N種可能
- 文化游、自駕游、出入境游……新場景新業態“解鎖”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 六大領域+三類群體+3000萬人次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
- 國家能源局:7月16日全國電力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首次突破15億千瓦
- 7.08億立方米!我國最大“地下氣倉”加倉“蓄能” 織密國家能源安全防護網
- 乘風破浪 春華秋實——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振全球增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