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汽車制造智能裝備行業發展概況及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2018/1/8 12:16: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汽車制造智能裝備行業發展概況(1)汽車制造智能裝備行業蓬勃發展,關鍵技術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穩居全球第一,到 2015 年達到 2,460 萬輛,2016年達到 2,803 萬輛。截至 2016 年底,我國汽車保1、汽車制造智能裝備行業發展概況
(1)汽車制造智能裝備行業蓬勃發展,關鍵技術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
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穩居全球第一,到 2015 年達到 2,460 萬輛,2016年達到 2,803 萬輛。截至 2016 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 1.94 億輛,保有量已經僅次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
根據數據顯示,汽車工業、整車企業的產值都保持穩定增長,2015 年的銷售產值分別為 44,474 億元、28,083 億元。2011 年-2015 年間的年度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7.9%、5.9%,相應銷售產值如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汽車的年產銷量增速即使保持在 7%左右,其增量的絕對值也十分巨大。對應的固定資產投資也穩步增長,2015 年汽車工業全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 3,267 億元。
汽車產業巨大的市場帶動了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中國汽車裝備制造業也在不斷獲得重大技術突破,裝備技術的自主創新及國產化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汽車裝備是汽車制造業的基礎,是實現汽車強國的重要基礎。相比于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長期以來汽車制造的關鍵裝備,比如動力總成及其他的關鍵零部件的制造設備,車身制造與總裝設備、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基本還依賴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整體而言,沖壓、焊接、涂裝、總裝等使用的汽車制造關鍵設備對外依存度約 70%左右。但這種局面正在發生轉變,一些關鍵技術的國產化率不斷提升。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進入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階段,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隨著國內企業的技術創新,汽車制造裝備的國產化率還將進一步提高,未來市場空間非常大。
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著有一定技術基礎的領先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沖擊外資廠商主導汽車制造裝備的市場格局,隨著國內裝備精度、效率、可靠性、成套性等方面不斷提高,本土化服務優勢的凸顯,以及市場逐步認可國內廠商成套設備的綜合解決方案能力,國內廠商將逐步滲透國際廠商的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
(2)多種因素推動汽車制造智能裝備行業的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還處于 100 輛/千人左右的水平,在國家鼓勵消費、國民人均收入保持平穩上升的同時,一二線城市升級換購需求進一步提升,三四線城市市場潛力逐步釋放,從而繼續促進未來的乘用車市場發展。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持續推進和深入發展,我國汽車產業還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汽車裝備也將迎來新的市場需求空間。
一些汽車產業和技術發展相對成熟的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德國等等,加快了汽車裝備制造業向外轉移的步伐,這也將為我國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汽車裝備制造業提供難得的機遇。汽車制造技術的快速創新,加速向個性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于汽車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要求也將越來越高,新技術的應用及其對存量生產線的技術改造將推動汽車制造裝備市場持續增長。
(3)汽車制造機器人與智能工廠
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工廠技術發展迅速,正在推動汽車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汽車制造業正在經歷以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一輪產業升級。工業機器人是汽車行業實施自動化生產線、工業 4.0、智能制造車間、數字化工廠、智能工廠的重要基礎裝備之一,更是汽車通向工業 4.0 道路上的一塊巨大且重要的基石。工業機器人在我國汽車制造業中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提升我國汽車制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紅利減少對我國汽車制造業競爭力的影響,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保障安全生產,從而提升我國汽車制造的國際競爭力。2015 年 3 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 2015 年智能制造試點
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指出,在數字化車間方面,汽車領域可以組織開展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推進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基礎數據共享等試點應用。未來的汽車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制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網絡互聯為支撐,可有效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資源能源消耗。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及相關配套集成能力的不斷提高,云計算、云服務、數據通訊等配套體系的建立健全,將大幅提升汽車行業的制造水平,引領智能裝備行業發展。
近五年來,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速超過 17%,2014 年銷量達到 22.9萬臺,同比增長 29%,全球制造業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工人使用工業機器人數量)平均值由 5 年前的 50 提高到 66,其中工業發達國家機器人密度普遍超過 200。
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自 2013 年起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2014 年銷量達到 5.7萬臺,同比增長 56%,占全球銷量的 1/4,機器人密度由 5 年前的 11 增加到 36。但與發達國家的 200 左右相比,成長空間還很大。當前,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構建以智能制造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體系迫在眉睫,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呈現大幅增長。中國機器人下游應用領域中,汽車工業占比最高,達到 33% ;隨著工業機器人更多應用在汽車工業,相應的智能裝備升級市場潛力巨大。
2、市場前景
(1)動力總成自動化裝配線領域
汽車發動機市場集中度還將提高,領先企業將不斷通過技術升級,建設新的發動機生產線。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 年納入統計的 62家車用發動機企業,累計產銷發動機均突破 2,100 萬臺。發動機市場中汽油機所占比例不斷提高,2014 年達到 84.5% 的銷售份額;柴油機所占比例不斷降低,降低至 15.3% 的銷售份額。汽車發動機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銷售前十的企業市場份額超過一半,汽油機約 57%,柴油機達到 86%。
2016 年全年,在整車呈現持續增長的拉動下,車用發動機產銷量發展形勢較好,累計完成銷量 2506.26 萬臺,比上年同期增長 14.32%。發動機市場中汽油機所占比例不斷提高,2016 年達到 88.4%的銷售份額;柴油機所占比例不斷降低,降低至 11.5%的銷售份額。
節能減排標準的提升,將促進環保型發動機的產線升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其中十一個重點領域和六大工程,明確提出了發動機工業未來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和任務:到 2015年,節能型發動機產品占全社會發動機產品保有量的 60%,與 2010 年相比,發動機燃油消耗率降低 6%-10%,實現節約商品燃油 2,000 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6,200 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 10%,采用替代燃料節約商品燃油 1,500萬噸;實現高效節能環保型發動機主機及其零部件生產制造裝備的國產化、大型化。
車用發動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2015 年中國車用發動機生產企業年度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 72 億元,2011-2015 年間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 25.2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白車身焊裝自動化生產線領域
整車企業銷售增長穩定,不斷推出各類新車型展開競爭,對焊裝自動化生產線需求旺盛
根據數據顯示,整車企業 2015 年的銷售產值達 28,083億元,2011 -2015 年間的年度復合增長率達 5.90%。中汽協發布的汽車銷量數據顯示,2016 年汽車銷量達到 2,803 萬輛,同比增長 13.90%。中國汽車行業進入穩定發展期,自 2013 年以來,連續四年超過 2,000 萬輛;乘用車增長較快,2016年銷量為 2,437 萬輛,同比增長 15.20%。
2012 -2016 年中國汽車銷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日韓系和國產品牌的快速發展,汽車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各廠商都在通過縮短車型換代周期,來增強產品競爭力,控制市場風險。一般來說,目前國際上主流的車型換代周期為六到七年,其中在新車亮相的第三年和第四年時往往會推出小改款車型。隨著競爭不斷加劇,特別是隨著“80 后”、“90 后”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主流,他們會更頻繁地要求車型更新換代。包括大眾在內的歐美車企,都已經啟動其縮短換代的發展策略,未來車企通過縮短車型的升級換代周期,加速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和新設計思路的開辟,來保持車型的持續競爭力。
整車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智能焊裝線升級的市場潛力巨大。整車企業年度累計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中,主要是機器設備等智能制造裝備,2015 年中國整車企業年度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853 億元,2011-2015 年間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 18.10%。
整車企業 2011 -2015 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焊裝作為汽車生產四大工藝之一,一般占汽車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的 30%左右;目前汽車焊裝生產線從少人化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對智能焊裝生產線的需求旺盛。焊裝機器人,以及焊裝生產線系統集成技術是當前的發展熱點,也是整車企業投資建設的重點領域,采用機器人焊接解決方案,大幅提高焊接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和柔性化程度,相應的智能焊裝線升級的市場潛力巨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