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滌綸行業產業鏈及未來PX產能預測分析分析
2018/2/5 14:21: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滌綸行業產業鏈的主要經營過程是 PX 制 PTA,再和 MEG 以及其他添加原料,通過相應生產設備進行縮聚反應,再通過紡絲、加弾等工藝過程生產滌綸長絲產品,并將產品銷售給下游織造企業用以生產民用和產業用紡織品,滌綸纖維行業產業鏈見下圖。滌綸滌綸行業產業鏈的主要經營過程是 PX 制 PTA,再和 MEG 以及其他添加原料,通過相應生產設備進行縮聚反應,再通過紡絲、加弾等工藝過程生產滌綸長絲產品,并將產品銷售給下游織造企業用以生產民用和產業用紡織品,滌綸纖維行業產業鏈見下圖。
滌綸纖維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聚酯、PTA 產業優勢明顯,PX 為缺失一環。我國是世界上滌綸纖維產量最大的國家,2016 年我國聚酯纖維產能約 4800 萬,產能利用率在 68%左右,其中民用長絲產能3307 萬噸。我國同時是世界最大的 PTA 消費國,國內市場中約有 75%的 PTA 用于生產聚酯纖維,在 2016 年我國 PTA 表觀消費量增長為 3,141.18 萬噸。國內 PTA 產能達到 4900萬噸。全球范圍來看,我國 PX、PTA 及聚酯產能全球占比接近 60%,而 PX 產能全球占比28%,東北亞及中國綜合產能全球占比 58%。
全球聚酯產業鏈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 PX 對外依存不斷攀升,定價權被日韓掌握。我國是PX 對外需求大國,2016 年我國 PX 產量約 940 萬噸,進口 1236.14 萬噸,表觀需求為 2170.48 萬噸,歷史上由于公眾事件等原因,我國的 PX 產能一直未能匹配需求的增長,目前我國的 PX 仍需大量進口,且對外依存度從 2011 年的 44%上升到 2016 年年末的 57%,主要進口國為日韓,大約分別占進口總量的 48%和 19%,PX 生產商對價格具有高度的掌控性,憑借對 PX 的定價權將聚酯產業鏈利潤集中在上游 PX 端:PX-石腦油價差近兩年穩定在 350~400 美元/噸較為穩定的水平,遠高于 PTA-PX 同期 400~600 元/噸的盈利。
國內聚酯龍頭迎來機遇,提升聚酯全產業鏈實力 。PX 作為“芳烴-PTA-聚酯”產業鏈上的產品,每年 PX 原料成本占 PTA 生產經營成本的比重超過 90%,其突出的特點是原料來源比較單一,因此使得沒有原料配套的下游企業抵御原料價格波動能力更弱。國內 PX 產能有限,進口依存度高,PTA 企業通常只能被動接受原料價格上漲,無論是出于成本角度還是原料供應穩定性角度,下游相關企業都有足夠的動力向上游發展。隨著國家對民營企業放開審批權,推進大型民營石化項目建設,重點發展 PX,隨著 19 年后 PX 產能擴張速度的加快,我國在聚酯產業鏈各環節的成本優勢更加突出,有利于將紡織服裝行業保留在本土,保障其長遠利益與健康發展。
PX 產能擴張加速促進聚酯產業鏈利潤分配均勻
國內過去幾年集中精力發展 PTA 及聚酯。聚酯行業產能從 2000-2004 年 25%平均增速的井噴式投產,到2010-2014年維持10%的年增長率,最近兩年總產能增速在6%左右。2010~2015 年間,國內 PTA 行業高速擴張,PTA 產能擴張三倍,但目前新增產能步入尾聲,同時存在部分長期閑置產能,導致聚酯與 PTA 供需逐步趨于平衡。
國內聚酯與 PTA 供需逐漸趨于平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 PX 缺口將逐步縮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PX 缺口將縮小, 聚酯產業鏈利潤分配區域均勻。過去由于群體性事件 PX 產能供應不足,隨著國內一體化項目和海外項目投產來帶的 PX 產能釋放,未來國內需求缺口有望逐漸收窄。未來隨著 PX 產能擴張速度的加快,其相對于 PTA 環節的話語權將繼續減弱,行業利潤格局有望重塑,從上游往 PTA 環節轉移。
聚酯產業鏈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聚酯產業鏈利潤分配趨于均勻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當前 PX 裝置整體規模偏小,流程相對較短,開工率較低。我國 16 年 PX 行業開工率在約 70%。我國 PX 裝置與韓國、印度等裝置相比的規模較小、實力較弱,主要體現在:由于我國大型煉廠配套下游多以成品油為主,本身催化重整、甲苯歧化、脫烷基化裝置規模相對較小;根據不同流程,PX 裝置競爭力一般是煉化一體化>外購燃料油、石腦油>外購凝析油>外購混合芳烴,我國 PX 裝置普遍流程較短,需要外購石腦油,經濟性較差,傾向于煉制經濟性更好的成品油。
國內一體化項目投產加東北亞產能大幅擴張,未來三年迎投產高峰。未來 5 年,預計全球 PX 產能增速仍將維持 8-10%左右,產能增加主要來自中國、中東、印度和東南亞地區。2017 年國內新增 150 萬噸 PX;2018-2020 年以民營企業為主導的煉化項目都提升了裝置的芳烴產量占比。未來 2 年需要海外產能的釋放大約在 405 萬噸,以及國內裝置的復產程度,到 2020 年合計將有 1600 萬噸以上 PX 投產。但是在 2018~2019 年較為確定的PX 產能包括浙江石化一期(400 萬噸)、恒力股份(450 萬噸)以及海南煉化 65 萬噸合計 900 萬噸,預計將在 2019 年之后逐步彌補進口替代缺口。2018-20 年亞洲有超過 2000萬噸 PX 投產。
2018- 2020 年全球主要PX 產能增加情況(單位:萬噸/年)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