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概況和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2018/3/7 13:25: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醫療器械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進步和國民經濟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世界各國普遍重視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戰略地位。醫療器械是多學科、高新技術綜合的產物,涉及機械、光學、電子、信息、材料等學科,產品的驗證還涉及生物學評價、動物實驗、醫療器械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進步和國民經濟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世界各國普遍重視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戰略地位。醫療器械是多學科、高新技術綜合的產物,涉及機械、光學、電子、信息、材料等學科,產品的驗證還涉及生物學評價、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實驗設計、統計分析等一系列生物、醫學研究。隨著現代科學成就的不斷融入,醫療器械在醫療健康事業中的作用日益彰顯,成為大健康產業中最活躍的經濟增長點。
1、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概況
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總量的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推動了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持續發展。2010年到2015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0 年的3,260 億美元增長至2015 年的3,710 億美元。2022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總體規模預計將達到5,300 億美元,2015 年至2022 年的復合增長率為5.23%。
2010-2015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銷售額(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概況
(1)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市場規模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持續增長。受國家醫療器械行業支持政策的影響,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步入高速增長階段。2010 年至2016 年,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0 年的1,260 億元增長至2016 年的3,7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9.67%。
2010-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銷售規模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雖然國內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增長較快,但是2015 年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消費比例僅為1:0.33,遠低于1:0.7 的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于發達國家的1.02:1 的水平,因此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市場也遠遠沒有飽和。
(2)國內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終端分析
在2016 年我國醫療器械約為3,700 億元的市場銷售規模中,醫用醫療器械市場約為2,690 億元,占72.70%;家用醫療器械市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約為1,010 億元,占27.3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狀況
中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10 年的226.56 億美元增長至2016 年的389.00 億美元。總體來看,中國醫療器械出口尚處于成長期,發展空間相對較大。
2010-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醫用耗材行業發展概況
醫用耗材,是指在為病人治療過程中使用的醫用衛生材料。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的主要特點為無法重復使用。醫用耗材廣泛用于手術護理、呼吸、麻醉、穿刺、泌尿等醫用領域,常見產品包括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一次性使用輸氧面罩、一次性使用霧化吸入器、一次性使用氣管插管、一次性使用吸痰包、一次性使用吸痰器、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引流袋、一次性使用導尿包、一次性使用腦壓包、一次性使用骨穿包等。
在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國醫用耗材行業快速發展。2015 年我國醫用耗材行業銷售規模達1,853 億元,同比增長11.49%。2010 至2015 年間,我國醫用耗材行業銷售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為23.92%,行業呈現快速擴張的態勢。2010 年至2015 年間,我國醫用耗材行業銷售規模及增速如下圖所示:
2010-2015年我國醫用耗材行業銷售規模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深化,醫療保險制度、醫療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分級診療制度的試點與推行,人民群眾醫療需求將不斷提高,必將推動醫療器械消費的持續增加。在市場需求的刺激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背景下,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還將處于快速發展期。
截至2016 年11 月底,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5,343 家,其中:I 類4,979 家,II 類8,957 家,III 類2,366 家;全國共有實施許可證管理的(II 類、III 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335,725 家。
2010-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 年至2016 年,國家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利潤總額由142.2 億元增長至191.75 億元,相應的其利潤總額的增長速度由2014 年的7.17%提高至2016 年的12.89%。
2013-2016年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利潤總額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