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斯利康年均研發上百億美元 羅氏賽諾根新藥歷經6年仍被終止
2020/8/7 14:41:42 來源:環球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下,全球范圍內居高不下的藥價給普通收入家庭帶來沉重負擔。藥價高企的原因眾多,其中之一是新藥研發資金門檻太高。據統計,阿斯利康(AstraZeneca)當下,全球范圍內居高不下的藥價給普通收入家庭帶來沉重負擔。藥價高企的原因眾多,其中之一是新藥研發資金門檻太高。據統計,阿斯利康(AstraZeneca)在1997-2011年間研發花費為580億美元,但僅有5個新藥獲批。2014年,因為看上了賽諾根制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的新藥ARN-810,羅氏(Roche)付出17.5億美元收購代價,但6年后該藥臨床試驗終止。原研藥研發真的這么燒錢?墨爾本大學學者Sean Lim的研究顯示,目前一個典型新藥的問世要經歷活性成分篩選及優化、臨床前、臨床、審查批準、臨床后5個不同階段,總計耗時11.5年以上。各個階段的花費分別為7.75億美元、2.88億美元、6.61億美元、200萬美元和2.04億美元。也就是說,一個新藥的平均成本大約為19.30億美元。
新藥成本高首先是因為篩選成本高。以新藥申請(New Drug Application,NDA)和批準環節為例,數據顯示,只有13.8%的新藥能夠通過NDA進入臨床試驗,其中又僅有50%能最終被FDA批準。據2020年全球制藥企業在研藥物數量排名榜單顯示,排名第1的諾華(Novartis)就有222個在研新藥,但是FDA每年批準的總數甚至不到100個。
直到今天,為減輕普通民眾購買新疫苗的經濟壓力,政府會對藥企進行撥款以減輕民眾的購買壓力。比如美國政府還要向強生(Johnson & Johnson)等藥企撥款數十億美元。但這畢竟杯水車薪,所以各大藥企都會積極開發運用一些新技術來降低新藥研發成本,如上述阿斯利康(AstraZeneca)、諾華(Novartis)、賽諾根制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等,都在大力通過人工智能和先進生物制造技術等方式來縮減新藥開發周期內的巨大成本。
除了研發投入大、新藥問世面臨意外風險外,仿制藥(generic drugs)也對新藥構成競爭挑戰。FDA規定:仿制藥須與原研藥的有效成分、劑量、安全性、效力、作用(包括副作用)及適應癥完全相同,但可不必重復原研藥的臨床前及臨床試驗。因此兩者之間具有高度可替代性,但仿制藥的成本大大降低,為了避免仿制藥搶占市場,原研藥藥企一般會盡可能在專利保護期內收回研發成本,導致藥價居高不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