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點燃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23/7/31 14:10:23 來源:中國食品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和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辦、濱州醫學院葡萄酒學院和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葡萄酒學術年會在山東煙日前,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和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辦、濱州醫學院葡萄酒學院和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葡萄酒學術年會在山東煙臺舉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委員會委員、高校代表、科研機構和葡萄酒產區企業的科技工作者等1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中國葡萄酒學術年會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重點打造的年度學術活動,是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科技工作者思想碰撞的高地、助力葡萄酒產業創新的智庫和推進葡萄酒科學普及的平臺。第三屆中國葡萄酒學術年會突出“葡萄酒安全與健康”主題,重點關注通過科技創新促進葡萄園生態建設、葡萄酒安全技術、葡萄酒營養健康等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合發展。會議分為主題學術報告、青年學者論壇和葡萄酒教育論壇3個環節,15位葡萄酒專家學者進行了發言交流。
聚焦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健康發展
專家學者們結合葡萄酒產業發展變遷和科技研究進展,從不同視角梳理了國內外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情況、葡萄與葡萄酒及相關領域的科研現狀和前沿趨勢,為科技工作者在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科技創新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主任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李華表示,中國葡萄酒產區由東向西發展,極大提高了中國葡萄酒的質量和國際影響力,不僅將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而且能為西部地區推動鄉村振興和社會繁榮開辟新的途徑。
“要大力提升科技水平,以促進產業提質增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副主任委員、寧夏大學葡萄酒與園藝學院副院長張軍翔分析了中國葡萄酒在科技層面上面臨的挑戰,并從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個方面,提出了其對中國葡萄酒科研發展趨勢的思考,為葡萄酒科技工作者厘清了科研脈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范培格研究員提出,我國生產的葡萄酒品種相對單一,亟須多樣化發展,而選育、應用免埋土的抗寒旱優質、特色釀造品種是中國葡萄酒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副主任委員、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生物工程學部胡文效研究員指出,基于葡萄酒發酵與葡萄酒香氣質量的關聯性,通過發酵作用釋放品種香、合成發酵香、影響陳釀香,是葡萄酒釀造永恒的主題;葡萄酒發酵合成生物研究或將成為未來的熱點,合成生物有望成為葡萄酒香氣調控的有效工具。
“要提高葡萄酒風味復雜性、葡萄酒酚類物質含量,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降低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張素芳教授指出,要以政策為支撐,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促進葡萄酒產業創新發展,推動葡萄酒消費市場多元化、年輕化。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博物館館長王華教授系統梳理了葡萄酒中的各種成分、葡萄酒多酚類物質對健康的作用、葡萄酒中酒精對健康的影響等,為消費者理性消費葡萄酒提供了科學認知。
發力人才培養為產業創新增添活力
人才是葡萄酒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在青年學者論壇環節,4位青年學者結合自己的研究項目,從葡萄酒多酚活性物質、葡萄酒香氣特征、葡萄酒花色素苷、葡萄酒質量風險因素控制等多方面進行了交流發言。
沈陽藥科大學功能食品與葡萄酒學院王芳副教授闡述了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對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葡萄酒釀造廢渣中降解產物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及構效關系等研究,并就葡萄酒多酚物質利用度和活性作用機制以及乙醇的兩面性提出了新思考;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唐柯副教授提出,冰葡萄酒具有比普通葡萄酒更獨特、更復雜的風味特征,也是研究混合香氣的良好載體,并分別從威代爾冰葡萄酒特征風味研究、冰葡萄酒氣味分子在真實樣品中的香氣感知、冰葡萄酒混合香氣感知中的影響因素等3個方面進行了研究進展交流;河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學院康文懷副教授從水肥智慧管控理念及實現、花色素及其衍生物概述、花色素及其衍生物測定方法建立、肥水處理對葡萄酒中花色素苷的影響等方面,提出了從單純追求高產量與高水肥利用率轉變為產量、品質、水肥高效利用及優化管理灌溉綜合效益的實踐路徑;山東省葡萄研究院魏彥鋒副研究員提出,葡萄酒生產企業應在遵守相關衛生標準的基礎上,積極主動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小組,建立HACCP體系,將一切可能危害葡萄酒質量安全的潛在因素消滅在事故之前。
“學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促進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長與創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副主任委員、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記明表示,要通過交流合作,不斷提升青年學者的科技創新水平,為葡萄酒產業創新增添活力。
此次會議還增設了葡萄酒教育論壇環節,4位高等院校葡萄酒專業負責人結合本校案例,圍繞葡萄酒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進行交流發言。大連工業大學研究生學院副院長、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負責人陳明教授就研究型大學高素質葡萄酒專業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實踐進行了講解;楚雄師范學院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負責人王艷君副教授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進行高素質應用型葡萄酒人才培養進行了介紹;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張存智教授提出了“課程作業項目化+實訓項目科研化+實訓成果大賽化+科研產品可轉化”的高質量技能型人才培養實現路徑;煙臺科技學院副校長蘇東平教授就葡萄酒產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規劃、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師資團隊組建、核心人才管理與聘任等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產教協同雙向培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的踐行理念。
“4位葡萄酒教育工作者基于各自高校的教育教學實踐、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打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葡萄酒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對我國葡萄酒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具有啟發和借鑒作用。”胡文效說。
搭建交流平臺促進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第三屆中國葡萄酒學術年會的舉辦,讓葡萄酒科技界與產業界有了一次思想碰撞的機會,進一步創造了開放的學術交流氛圍,加快促進科研合作,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點燃了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有助于促進更多更優新成果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實現科技創新賦能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劉世松表示,葡萄酒分會的專家學者們秉承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科技創新與改革需要理念,聚焦我國葡萄與葡萄酒科學研究、葡萄酒安全與營養健康研究、葡萄酒人才培養新模式等領域進行探索,推動形成了我國葡萄酒產業安全與健康研究領域的科學家觀點與產業界共識,為葡萄酒產業健康轉型提供了新思路,為葡萄酒科技創新研究提供了新參考,為葡萄酒消費價值呈現提供了新依據,為葡萄酒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新導向。同時,也推動著葡萄酒科技界與產業界深入貫徹科技創新驅動戰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支撐引領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轉自:中國食品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就業指導從校園內延伸到校園外 精細化服務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匹配度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