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將出政策扶持住宅產業化建設“積木式”建造
2014/7/29 14:10: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濟南將出政策扶持住宅產業化建設“積木式”建造濟南今年新開工建設的保障房將全都用住宅產業化的方式進行建設。近日記者獲悉,濟南對實行產業化建設項目的有關扶持政策目前已會簽完畢,近期將出臺。與此同時,今年新開工建設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住宅產業化建設上的比例要達到20%。27日上午,在中國(濟南)住宅產業化發展大會上,濟南市市長楊魯豫介紹,早在2001年濟南市就啟動這項工作,2012年7月濟南被住建部批準成為全國第三個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
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田莊說,下一步,政府投資項目要求公租房、廉租房、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全都用住宅產業化基礎建設。市政府各平臺在建設項目中也要積極采用住宅產業化技術應用,要對已供土地將實施產業化技術的項目給予容積率獎勵。
濟南市住宅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王全良介紹,住宅產業化通俗點說,就是“搭積木”,像造汽車一樣,樓板、墻、樓梯等都是工廠生產后組裝起來。“對于實行產業化建設項目的有關政府扶持政策,目前已會簽完畢,近期將出臺。”
王全良說,濟南今年新開工建設的保障房將全都用住宅產業化基礎建設,今年新開工建設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住宅產業化建設上的比例要達到20%,政府四大投融資平臺建設的項目,住宅產業化比例要達到50%。
“住宅產業化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王全良說,未來的5到10年時間內,將實行大規模的產業化,大部分構建都將在工廠內生產配置,如果施工企業不及時做好轉型升級,將有70%至80%的企業被淘汰。
專家觀點
住宅產業化,還要“過三關”
27日,在中國(濟南)住宅產業化發展大會上,專家給出了有關的意見和建議。目前最大的待破解難題和重點在于標準化和產業鏈的培養問題。
問題一:
主體結構建設滯后 成為發展最大障礙
山東萬斯達集團董事長張波說,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主體結構的建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希望政府在資源配置、政策等方面對主體結構的產業化有所傾斜。
問題二:
產業化的發展 缺少政策支持
“住宅產業化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萬科集團高級總裁毛大慶說,2010年以來,北京、上海、沈陽的土地政策都先后出臺了相關的產業化獎勵政策,包括濟南市也要出臺這樣的政策。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中國房地產研究會會長劉志峰認為,目前住宅產業化的政策是比較零散的,很多地方不太一樣,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政策。
問題三:
產業化還缺少 專業裝配工人
毛大慶認為,要實行住宅產業化,開發商的意識和生產方式需要進行變革。現在大量的農民工在工地上,這樣的狀態在住宅產業化大幅度改善之后會消失。需要裝配化工人,大量的培訓,知識的培養,讓他們從農民工變成產業化工人。
產業展望
批量生產普及后 住宅價格或走低
產業化住宅價格如何、何時能在市場推廣?這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我覺得,按照濟南現在的經濟水平分析,推廣用不了5年。”濟南市住宅產業化發展中心顧問、山東大學教授李軍表示。
“房價方面,將不單單以現在通過面積計價的方式為準。”李軍表示,產業化生產的住宅由多個部件組成,例如整體廚衛、架空地板體系等,這些部件的價格將會像汽車一樣分“三六九等”,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經濟水平選擇內部構件。將來大范圍推廣后,由于建設周期短以及部件企業之間的競爭,價位會比現在的住宅價位低。
目前,濟南市住宅產業化發展中心已在構建住宅產業化網絡平臺,這一平臺跳過裝修建材市場這一中間環節,可以實現裝修部件生產企業與購房市民直接對接,通過平臺,預估可降低15%裝修費。
據介紹,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住宅建造方式不同,產業化住宅整體框架結構的主要構配件,將由工廠生產線按標準批量生產,克服了傳統一次性設計、非標準化生產帶來的質量通病,使用壽命將延長至1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