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新普宅標準落地 五環內門檻提高至468萬
2014/10/9 11:45: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北京新普宅標準落地 五環內門檻提高至468萬9月3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地稅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本市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普通住房平均交易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自10月8日起,購房人根據新的普通住房價格標準納稅。這意味著,從昨日開始,購房人能按照新標準納稅,享受政策優惠。這一政策啟動于房地產調控松動之際,或將促進行業銷售回暖。但有分析機構認為,房地產企業去庫存的壓力仍然存在。
新標準擴大覆蓋面
《通知》規定的新價格,以2013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交易價為基準,根據區域調整系數確定,區域調整系數為五環內1.5、五到六環之間1.2、六環外0.9。
這意味著,普通住宅認定根據環線、房屋總價和房屋單價劃分,五環內總價不超過468萬元,單價不超過39600元/平方米,二者滿足其一即可;五至六環總價不超過375萬元,單價不超過31680元/平方米,二者選其一;六環外不超過281萬元,單價不超過23760元/平方米。
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普通住宅的認定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住宅小區的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上;二是單套建筑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三是實際成交價格要低于同區域享受優惠政策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1.2倍以下。此前,北京執行的普通住宅的認定標準僅設定了單價標準,劃分了南北兩個區域,如四環內北部地區的價格是38880元/平方米、南部地區為34560元/平方米,六環外地區為17280元/平方米左右。這一標準當時覆蓋了北京70%以上的購房家庭,但是隨著近兩年房價的普遍上漲,普通住宅的覆蓋面不斷縮小,在通州、大興等這些區縣的六環之外,大部分新樓盤的單價已經達到2萬元以上。
根據《通知》,新標準執行的節點定在申報繳稅環節。從10月8日起,住房交易的納稅人申報繳納稅款,符合普通住房標準的,即可享受相關的稅收優惠。
對于這一新標準,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志表示,北京此次普宅標準調整讓政策更符合實際,能進一步減輕購房人的稅費負擔;同時,簡化了政策,不再區分南北環線,在單價的基礎上,加上總價的參考指標,兩者只要一項符合即可認定為普通住房,將一些單價高、總價低的小戶型納入稅收支持范圍,盡可能將政策覆蓋面擴大。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指出,北京上一次上調普通住房標準是在2011年底,當時普通住房標準的制定,還是讓大多數普通購房者享受到了契稅的優惠,但隨著時間推移,北京房價在2013年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2014年,整體市場價格又攀升至一個新的高度。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是21662元/平方米,而2014年的前9個月,盡管57079套商品住宅銷量中有11%、共6294套低價的自住房,但成交價格依然上漲至25313元/平方米,相比2011年的價格水平漲幅高達17%。
普宅擴容
普宅標準調整,并非只出現在北京。
2012年2月,上海市房管局曾發文,明確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普通住房標準。該新標準規定,上海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單套建筑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價格低于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4倍以下,坐落于內環線以內的低于330萬元/套,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低于20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的低于160萬元/套。
今年8月,有媒體報道稱,深圳市專門開會討論房地產形勢,也將普通住宅標準的調整作為房地產救市的儲備方案,出臺在望。
2013年9月,深圳開始執行普通住房契稅優惠新政,以總價來論是否為豪宅,如福田、南山的標準為390萬元以下的房子就不算豪宅。按照新政標準,能有效避免小戶房子“被豪宅”,不少近年剛入市的“偽豪宅”契稅標準將從原本的3%降到1%。
關于這一輪普宅標準調整,陳志認為,這是一項常規工作,旨在支持普通家庭購買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普通住房,對這類購房需求是利好消息。
在旭輝集團總經理助理戴磊看來,普宅標準的調整是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大勢所趨產生的必然結果,此類“隨行就市”調整,符合市場規律。
樓市成交下行壓力下,9月末,放寬房貸、調整普宅標準等政策,被視為房地產行業的重大利好。對此,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曾啟賢對《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分析稱,放寬按揭等新措施對中國房地產業具有正面信用影響,原因是這將增加房貸供應,并降低滿足某些條件的借款人的房貸成本,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房地產銷售的下行壓力。
然而,考慮到過去幾年存量房積累的情況,穆迪認為,中國房地產業將持續下滑。穆迪對中國房地產業的展望為負面,并預計2014年住宅銷售額將較2013年下降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