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解讀國務院新政:足球不能拖體育產業后腿
2014/10/21 15:28: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專家解讀國務院新政:足球不能拖體育產業后腿昨天,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部署積極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促進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意見》發布后,引發各方強烈關注,記者就此采訪中國專業致力于體育戰略的咨詢機構關鍵之道CEO張慶對《意見》進行解讀,張慶說:“這是國家從戰略層面全面推進體育產業和體育事業共同發展。在過去這方面并未提到國家層面,《意見》的發布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我將2014年定義為‘中國體育產業元年’。”
張慶表示,創造空間和服務讓體育滿足普通民眾的需求,這本身就為體育產業消費提供了發展的土壤,“觀賞性的競賽表演是體育產業的本體,這方面有取消商業性賽事審批、放寬賽事轉播權限制等多項舉措,而體育產業的另一部分就是參與性消費,鼓勵企業健身支出、從事體育服務等,讓民營資本參與其中。”《意見》著重提到了全民健身和公共體育服務,張慶說:“體育具有公共利益,關系著國民的幸福指數。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機構提供的體育配套服務是實現全民健身的關鍵,發布的指導意見需要相關政策法規的落實。”
足球是中國關注度很高的項目,《意見》中關于足球項目的發展措施也引發了網絡熱議,《意見》稱:“對發展相對滯后的足球項目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場地設施建設規劃,大力推廣校園足球和社會足球。”張慶說,《意見》政策性促進項目發展的意味明顯,“但這方面的實施仍需要舉國之力,比如促進校園足球青少年是主體,這需要時間、場地和高水平的教練等,這不僅是體育部門的工作,體育部門可以提供高水平教練,但時間、場地是需要教育部門的協調,也就是說,這需要相關機構的合力才能實現,所以如何打破行業系統的壁壘也是實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