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出臺快遞業發展規劃:2017年收入達110億元
2014/12/15 14:48:4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杭州出臺快遞業發展規劃:2017年收入達110億元打造“一圈四帶、兩園七中心多點”空間布局、探索發展“城鎮快遞+鄉村郵政”的混合寄遞服務、基本實現快件無人交接智能平臺全覆蓋……今天,記者從杭州市政府獲悉,《杭州市快遞服務業發展規劃》已經出爐,杭州力爭到2017年,快遞業務收入達到110億元,省內90%市縣實現快遞“當日達”或“次日達”。
2013年快遞業務量達4.7億件
數據顯示,2013年,杭州市快遞業務量達4.7億件,同比增長79.1%,占全省33.1%;快遞業務收入56.3億元,同比增長31.4%,占全省31.3%,快遞發展規模排名全省首位、全國城市前五位。
在以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帶動下,近四年快遞物流業務規模以年均50%—100%的速度遞增,快遞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約40%,2013年約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0.8%。
從服務網點上看,2012年,浙江快遞企業擁有5062個營業網點和844個獨立分揀中心,在杭快遞企業及分支機構有五百多家,基層營業網點1050個,從業人員2萬余人。
雖然杭州快遞業發展迅速,但也存在“網點爆倉”、“快遞不快”、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偏低流動性大以及快遞服務“最后一百米”較弱等問題。
力爭2017年快遞業務收入達到110億元
根據快遞業發展規劃,杭州力爭到2017年,快遞業務收入達到11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快遞業務量達15億件,年均增長40%以上;快遞行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以上。
快遞服務水平與質量也將大幅提升,力爭到2017年,快遞限時產品比例達20%以上,同城當天達比例達90%以上,與省內90%市縣實現快遞“當日達”或“次日達”,快遞末端投遞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智慧化快遞也將得到體現,力爭至2017年,快遞企業全部實現與快遞市場監管信息系統聯網,快件信息入網采集度達100%;快遞智能便民柜全面推廣,基本實現快件無人交接智能平臺全覆蓋。
展望2020年,杭州力爭快遞業務量達到3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達200億元以上,從業人員總數約4.5萬人,從業者勞動生產率提高至50萬元。
打造“一圈四帶、兩園七中心多點”空間布局
要實現這些目標,杭州提出了“一圈四帶、兩園七中心多點”快遞物流集散空間布局。
“一圈”是指以繞城高速及其周邊沿線為杭州快遞物流分撥集散圈層,構建四條輻射狀物流帶,這“四帶”分別是滬杭快遞物流輻射帶,浙東南快遞物流輻射帶,西北快遞物流輻射帶,西南快遞物流輻射帶,
“兩園”,即杭州空港快遞產業園區和杭州(鹽倉)快遞物流園區。“七中心”,即六工段、下沙、喬司南、仁和、雙橋、郵政速遞、杭州南站(鐵路)這七個分撥中心。
“多點”,即結合城市物流公共配送站點,按平均3公里服務半徑,在市中心、城東、城南、城西、城北以及蕭山、余杭布局多個快遞配送處理站,并按市區不同區域人口密度設置多個營業網點。
所有鄉鎮納入24小時同城快遞服務網絡
在快遞業發展的細節上,杭州提出在全國率先開展推廣應用集裝箱運輸、甩掛運輸和環保機車以及探索開展高鐵貨運試點工作,著力提高快遞運輸效率。
同時,探索發展“城鎮快遞+鄉村郵政”的混合寄遞服務,支持“快遞下鄉”,積極拓展快遞服務范圍,將全市所有鄉鎮納入24小時以內到達的同城快遞服務網絡。
促進快遞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創新“網絡購物+快遞高效配送”模式,強化快遞業、電子商務與中小企業共同成長、消費者受益的多贏發展機制。
此外,杭州還將促進快遞與民航高鐵協同發展。比如,與民航共同建設“快件綠色通道”,提升航空快遞能力;發展高鐵、動車快遞業務,提供1000公里以內的城際間“當日達”、“次晨達”等快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