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頂層規劃逐步落地 AI發展已呈星火燎原之勢
2017/9/1 12:28: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首部國家級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今年7月正式發布,中國有哪些優勢資源、又可以從哪些場景率先實現人工智能(AI)的商業化落地?在昨日召開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上,與會產學研界我國首部國家級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今年7月正式發布,中國有哪些優勢資源、又可以從哪些場景率先實現人工智能(AI)的商業化落地?在昨日召開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上,與會產學研界人士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同一天,“上海(徐匯)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正式啟動。記者發現,包括上海在內,安徽、江蘇等地均在加緊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包括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AI發展已呈星火燎原之勢。
人工智能頂層規劃逐步落地
昨日,工信部巡視員盧希表示,工信部正在牽頭起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有關具體行動計劃,促進智能制造深化運用,培育智能化產品,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同時,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正在支持成立相關產業發展聯盟,統籌推進人工智能重大問題研究、標準研制、試點示范、產業推進、國際合作等工作。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周波透露,上海前期已經啟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布局,圍繞應用驅動、產業協同、科技引領、生態培育,構建“四位一體”的融合發展格局。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確定了我國AI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可喜的是,在這一前沿領域,我國與國際巨頭的差距并不巨大,包括BATJ等在內的產業巨頭都在加大AI研發布局。此外,一些擁有底層架構研發優勢的AI創業公司正在快速成長為新的獨角獸企業。
各路資本聞風而動。2017年初,深度學習平臺開發者商湯科技完成4.1億美元B輪融資,刷新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單筆融資最高紀錄,由鼎暉、賽領資本領投,萬達投資、中金公司、光大控股等頂級投資機構參與。AI芯片公司寒武紀日前宣布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由國投創業(A輪領投方)、阿里巴巴創投、聯想創投、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天使輪領投方)、涌鏵投資(天使輪投資方)聯合投資。人工智能公司iPIN近日宣布獲得由天奇創投領投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
安防等領域AI應用變現可期
商湯科技CEO徐立告訴記者,創業公司與大公司做AI創新有所不同。此前中國很少關注原創技術底層框架的東西,造成的問題是產業需要嫁接在別人的生態上,例如手機操作系統等。現在AI的發展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因此商湯希望能夠從底層切入,來建立自己的完整原創技術體系。
更關鍵的是,這不僅影響到一個公司或者產業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那些涉及國家安全、金融層面的AI發展領域。“很難保證我們的發展與國外巨頭的方向完全一致,但未來AI對于這些基礎行業都將產生影響。”徐立坦言。因此,現在國家通過頂層戰略來促進和加速原創技術的突破,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布局。
徐立指出,目前來看,AI首先會在那些替代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領域得到變現,包括遙感地圖的識別、安防、金融等;第二階段,AI將帶來新的應用場景和交互模式,改變包括互聯網等在內的傳統商業形態。據了解,目前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視頻分析等視覺AI技術已經應用在400多家企業中,包括中國移動、華為、銀聯、微博等。
“AI創業公司若能在技術發展的關鍵期站在最前沿,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時間窗口和壁壘,包括合作伙伴壁壘、產品壁壘等。”徐立強調,商湯科技未來更傾向于獨立發展,同時在B輪之后會考慮引入更多產業資本進行戰略協同,特別是那些能夠為AI導入商業應用場景的企業。他同時建議,各地政府可以考慮給出一些市場準入和地方保護,盡快推動中國原創技術的商業應用。
昨日,“上海(徐匯)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正式啟動。記者發現,包括上海在內,安徽、江蘇等地的人工智能發展已呈星火燎原之勢,各地政府正在加緊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其中,安徽公布了《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動機器人共性核心技術支撐平臺建設,支持奇瑞、江淮等骨干汽車企業與科大訊飛(002230)、百度等人工智能企業聯合建立研發實驗室;江蘇將在南京江北新區創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培育人工智能領域內優質企業做大做強。
相關概念股:
中科創達(300496):智能操作系統巨頭 泛智能時代打造"賣鏟者" 智能操作系統平臺級廠商 中科創達成立于2008年,依托中科院 領先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優勢,目前已成為移動智能操作系統相關開發設計龍頭企業。移動智能操作系統是移動互聯 網產業的核心技術領域,是廠商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內容,因此在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
賽為智能(300044):已擁有自主研發的智慧產品有無人機、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軌道交通車載三合一乘客信息系統、智慧社區管理系統、智慧無線電等。
神思電子(300479):人工智能產品已經開始批量商用。公司系列計算機視覺解決方案,已經在新疆、河北、浙江等多省區的反恐、安保、實名辦稅、實名入住、實名考試、建筑工地實名管理中批量商用,具備一定的市場優勢。
埃斯頓(002747):在數控技術和伺服技術上有豐富經驗和深厚積淀,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自主化率達到80%以上,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核心零部件技術的機器人企業,從上游零部件到下游系統集成全產業鏈覆蓋,構建了從成本到服務的全方位競爭優勢。
科大訊飛:公司從三月被列入MSCI 指數開始,入選MIT 全球50個最具創新能力的公司且是排名中國第一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近期攜手安徽省立醫院,建設“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中心”,打造“智慧醫院”,在全省105個縣的各級醫療機構開展人工智能技術服務。
漢王科技(002362):公司專注于“以模式識別為核心的智能人機交互”技術應用領域,依托自主研發的手寫識別、筆跡輸入、OCR和嵌入式軟硬件四大核心技術。
巨星科技(002444):2016年12月29日晚間公告,公司擬7484.64萬元受讓杭州微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8%股權。微納科技專注于先進人機交互和無線互聯整體解決方案,國內智能遙控器整體解決方案市場占有率第一,此次投資旨在加快公司現有產品的智能化進程。
匯頂科技(603160):公司致力于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公司主要產品為電容觸控芯片和指紋識別芯片,除此之外為固定電話芯片產品。
四川長虹(600839):2016年7月28日,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電視長虹CHiQ(啟客)正式面世。據了解,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是具有自適應能力、自學習能力、自進化能力的人工智能電視。
驊威文化(002502):2016年4月公告,公司與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人工智能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娛樂型機器人)項目的研發及產業化生產等方面展開戰略合作。從具體合作內容來看,驊威股份將參與人工智能機器人項目研發,為產品市場化、產業化及優化產品設計提供意見,為人工智能機器人量化生產、產業化運營提供資源支持。華南智能將為人工智能機器人項目研發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突破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化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