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高新區推新政策建新體系 打造自主創新高地
2017/9/18 10:59: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成都高新區發布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建設方案。根據方案,成都高新區將借鑒現代超市經營理念,通過聚集政府、高校院所、市場機構等高新技術服務資源,整合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人才服務、科技金融、政策咨詢、創新創業孵化等服成都高新區發布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建設方案。根據方案,成都高新區將借鑒現代超市經營理念,通過聚集政府、高校院所、市場機構等高新技術服務資源,整合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人才服務、科技金融、政策咨詢、創新創業孵化等服務功能,打造標準化、網絡化、品牌化的服務產品,為企業提供自選式、便利式的專業服務,建設立足成都、服務四川、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高新技術服務超市連鎖體系。
同一天,成都高新區還發布《成都高新區關于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若干政策》(下稱《政策》),共26條!墩摺诽岢鰧⒃O立3億元協同創新基金,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并將給予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最高2億元支持,促進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企業研發、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
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徐富藝表示,建成后的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將實現服務高新技術項目、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等功能;而《政策》致力于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進一步激發區域企業、高校院所等創新活力。這兩項政策措施將推動成都高新區建設國際創新創業中心,并助力成都打造中國西部科技中心。
培育覆蓋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術服務產業鏈
科技服務超市作為一種新型服務業態,在中國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江蘇、北京、廣東等地都在大力推動。成都高新區高新技術服務超市的一大特色在于構建1+N空間布局,創新設立“旗艦店+主題店”模式。
“未來,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根據需要,在‘超市’享受到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務。”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這一新型科技服務業態,培育覆蓋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術服務產業鏈。
根據方案,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將按照“1+N”空間布局,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打造1個高新技術服務旗艦店,在產業園區、街道社區、線上平臺、海外園區建設N個園區·街區·社區特色功能店、網絡在線平臺店和海外創新中心店。到2022年,這里將聚集2000家各類高新技術服務機構、超過10萬的從業人員,累計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
作為成都市的雙創地標,成都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占地25萬平方米,正在打造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雙創”孵化平臺。此次規劃的高新技術服務旗艦店將在這里打造要素供給服務區、科技成果交易區、創業輔導培訓區和創新創業孵化區等四大功能板塊。
會員制是現代超市的一大經營理念。成都高新區打造的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充分借鑒這一理念優勢,將其融入高新技術服務超市的運營中。
“成都高新區通過建立超市會員制和評價體系,嚴控準入,實現服務機構優質達標、高新技術服務優化。”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專業化運作的管理模式運行。成都高新區將提供高新技術服務超市載體和政策扶持,以此發揮政策引導,降低交易成本;各類高新技術服務機構作為主體,依托第三方服務機構搭建專業化團隊,負責高新技術服務超市的運營。
方案提出,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將建立會員制,企業和服務機構須申請成為高新技術服務超市會員,才可享受或開展相應服務。同時,建立評級系統,根據團隊水平、研發能力、產品成熟度、市場成熟度、征信情況等標準,自動對企業和服務機構進行高新技術服務信用評級,并納入企業信用庫。
今年7月,成都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提出要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并指出“政學研產用要形成戰略同盟和利益共同體,共同構建貫通創新鏈、融入產業鏈、對接資本鏈的高新技術服務體系,促進創新資源集聚運用和創新成果轉化”。
作為成都市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成都高新區正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和新經濟三大主導產業,打造萬億級國際創新創業中心。如何促進創新資源聚集和合理配置,實現創新供給和需求有效銜接?徐富藝表示,成都高新區此次打造的高新技術服務超市,將結合區域內創新創業實際,延伸“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內容,以“三鏈”協同模式,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培育、企業金融發展,實現各類創新要素聚集和轉化。
徐富藝表示,高新技術服務超市以貫通創新鏈、融入產業鏈、對接資本鏈的高新技術服務體系為核心,將實現服務高新技術項目、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等功能,推動成都高新區建設國際創新創業中心,助力成都建設中國西部科技中心、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投入重金力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浪潮下,如何促進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轉化成生產力,實現從科學研究到開發再到推廣應用的“三級跳”?而這也是創新創業的核心問題,正是基于這一背景,成都高新區出臺了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的26條政策。
去年,成都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探索并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改革,激勵科研院校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轉移權“四權分立”。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內生源動力,《政策》加大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力度。
《政策》提出,將引入社會資本,設立總規模不低于3億元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基金,對處于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高校院所人員在成都高新區創立的科技型企業,開展股權投資,鼓勵企業發展壯大。
《政策》明確,對高校院所通過市場化方式向區內非關聯創新創業企業轉移轉化科技成果,將給予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創新創業企業補貼。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出讓方與創新創業企業受讓方按持股比例獲得分紅的,給予出讓方、受讓方一次性補貼。出讓方轉讓所持受讓企業股份的,也將獲得一定補貼。對以許可方式使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將給予創新創業企業承租方最高100萬元補貼,給予高校院所認定的職務科技成果發明人出租方最高50萬元補貼。幫助高校院所向創新創業企業轉移技術成果的技術轉移機構,每年將獲最高100萬元補貼。
去年10月,成都高新區對外發布“菁蓉·高新人才計劃”,提出設立總規模達50億元的人才資金,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此次出臺的政策對這一人才計劃中的“頂尖團隊計劃”“創智項目計劃”作了進一步明確!墩摺诽岢觯瑢Ψ蠗l件的國內外頂尖團隊帶科技成果到成都高新區來轉移轉化,將給予最低1000萬元、最高8000萬元的支持。
不僅如此,此次出臺的政策進一步明確,將大力支持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協同創新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并鼓勵企業開展國際合作研發、設立境外機構,支持國際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發展,促進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政策》提出,對國內外高校院所和企業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市場化運作的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經認定,將給予最高2億元的建設啟動經費補貼。同時,根據協同創新平臺專職科研人數、每年轉化科研項目數量的不同,劃分三個等級,每年給予最高200萬、500萬、1000萬元運營經費補貼。
成都高新區科技與新經濟發展局局長繆曉波還表示:“此次出臺的政策注重促進企業研發能力、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提升,重點聚焦在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政策》明確,將重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專業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組織。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篩選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培育,給予入庫企業一次性資金支持。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評定,給予認定企業最高50萬元資助。對成都高新區新注冊或備案的專業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組織,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
成都高新區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實力,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保障。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新增申請專利8481件,新增授權專利4810件。此次出臺的政策在強調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服務業聚集發展的同時,加大對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的支持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徐富藝說,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政策將進一步激發區域企業、高校院所等創新活力,營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環境,推動成都高新區建設國際創新創業中心,并助力成都打造中國西部科技中心。
- 上一篇:四川出臺政策推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
- 下一篇:發改委頻繁調研智能交通 支持政策正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