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
2017/11/24 12:14: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國新辦近日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介紹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相在國新辦近日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介紹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具體而言,工業互聯網包括三大體系,網絡、平臺和安全。其中網絡是基礎。目前工業互聯網的性能還滿足不了將來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需要。未來,將重點做好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升級、加快工業企業外網建設等工程,打造一個支撐產業發展的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尤其是要進一步推進連接中小企業的專線提速降費,降低中小企業信息服務的成本,支持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
從政策接續性看,《指導意見》與《中國制造2025》一脈相承,與《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相互銜接,又各有側重。在發展目標上,《指導意見》提出了與《中國制造2025》相互銜接的“三步走”的發展目標。
根據《指導意見》,我國將通過三步走,最終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首先到2025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健全并規模推廣,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體系健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新模式新業態大規模推廣,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我國工業互聯網重點領域實現國際領先;到本世紀中葉,工業互聯網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在打造平臺方面,到2020年,我國要支持建設一批跨行業、跨領域的國家級平臺,以及構建一批企業級平臺,培育30萬個以上的工業應用程序,推動30萬家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百萬工業App培育以及百萬企業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