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市場主體數量增長222倍
2018/12/26 11:36: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新辦25日舉行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改革發展40年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在發布會上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市場主體數量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9萬戶,增長到20國新辦25日舉行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改革發展40年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在發布會上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市場主體數量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9萬戶,增長到2018年11月底的1.09億戶,增長了222倍。
馬正其說,商事制度改革釋放了我國經濟蘊藏著的巨大潛力,有力促進了營商環境優化。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例,1978年全國個體經營者只有14萬人,私營企業在允許登記后的1989年,總數不過9.05萬戶;隨著市場準入環境的持續向好,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達到7237.45萬戶、私營企業3105.37萬戶,分別增長了516倍和342倍。目前,個私企業占到全國市場主體的95%,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解決了近3.57億人的就業問題。
據統計,近年來,在新設立企業中,服務業企業大增,占到80%以上。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新興服務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為新常態下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新的動力。截至11月底,第三產業占比達到77%。
馬正其介紹,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掛牌成立,將分散的市場監管機構職能進行整合,并被賦予“統一市場主體登記”的重要職責。下一步,將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拓展,努力營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一是進一步深化涉企證照事項改革。2019年率先在自貿區實現所有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改革模式進行分類管理,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減少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前后的行政審批事項。二是進一步便利市場準入與退出。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確保明年上半年在全國全面實現“企業開辦8.5天”的目標任務;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簡化和完善市場退出機制,解決“退出難”問題。三是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秉持包容審慎監管原則,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切實做到把市場管活管優。(記者 趙文君)
轉自:新華社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