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鐵路貨運完成25.03億噸同比增長6.19%
2020/10/21 15:59:02 來源:中國經營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9年前三季度,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25.03億噸,同比增長6.19%。其中9月完成2.89億噸,同比增長6%。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有5個貨物發送量增幅超過一成2019年前三季度,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25.03億噸,同比增長6.19%。其中9月完成2.89億噸,同比增長6%。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有5個貨物發送量增幅超過一成,其中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增幅超過兩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10月12日發布上述消息。
國家鐵路貨運增幅前8個月與前三季度均為6.19%,保持了精準的一致,顯示出當前鐵路貨運增長潛力空間逐漸縮小。
從全年計劃看,國鐵集團2019年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要完成33.68億噸、同比增長5.58%,2019年前9個月貨運量已完成全年計劃的74.32%。“當前鐵路貨運完成量與計劃完成量基本持平,國鐵集團對完成全年目標很有信心。”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就鐵路全年運輸任務,近日國鐵集團召開全路電視電話會議,會上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表示,為確保實現全年任務目標實現,從9月起到年底在全路開展“三保三增”攻堅戰。陸東福強調,切實加大貨運增運補欠攻堅力度,穩大宗、增白貨,深入挖掘“六線六區域”增運潛力,加強繁忙干線和重點區域運輸組織,集裝箱運輸、冷鏈運輸、多式聯運要上量增收,實現全路效益最大化,確保全年客貨運輸效益增長8%。
2019年鐵路貨運量持續提升。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國家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速分別為2.9%、5.62%和6.19%,對比2018年前三季度7.92%的貨運增速,也顯示出當前貨運增速表現乏力。
作為中國鐵路煤炭重載運輸晴雨表的大秦鐵路(601006.SH),2019年前三季度主要生產經營數據繼續下滑。大秦鐵路數據簡報顯示,前三季度,大秦線累計完成貨物運輸量3.23億噸,同比減少從前8個月的3.98%增至4.73%。其中9月,大秦線完成貨物運輸量3383萬噸,同比減少從8月的8.83%增至10.69%。
大秦鐵路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當前大秦線正在進行每年例行的集中修,為期25天,集中修會影響一部分貨運任務,貨運量減少是正常現象。在集中修期間,大秦線制訂了日裝車必保2.75萬車計劃,集中修完成后,貨運量會有所增加,目前制定的計劃是日裝車必保3.016萬車。
國鐵集團前身中國鐵路總公司2018年7月發布《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顯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長30%,也就是要達到47.96億噸。其中,煤炭運輸成為重中之重,占貨運總量近六成,達28.1億噸,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5%,大宗貨物運量占鐵路貨運總量的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
今年9月28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投用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浩勒報吉至吉安鐵路(以下簡稱“浩吉鐵路”)開通運營,浩吉鐵路可以銜接沿線各地的多條煤炭集疏運線路,并實現鐵水聯運功能。國家能源集團金融中心主任助理袁銳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浩吉鐵路擔負著加速全國煤炭市場的融合,提高煤炭資源配置效率的歷史使命。“浩吉鐵路有望發展成為繼大秦鐵路、朔黃鐵路之后的第三大煤炭戰略運輸通道。”
大秦鐵路也正在請專業機構評估浩吉鐵路開通后,對全國煤炭重載運輸市場格局的影響。大秦鐵路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初步分析,從供給端來看,兩個線路貨源地稍有交叉,但并不嚴重。”浩吉鐵路貨源集中在陜西榆林地區,需求端在“兩湖一江”內陸地區;大秦鐵路貨源地是“三西”地區(內蒙古西部、陜西和山西),煤炭最終到達東南沿海,需求區域重疊度不是很大。
客運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國家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7.40億人次,同比增長8.51%,其中9月,國家鐵路發送旅客2.88億人次,同比增長3.9%,動車組旅客發送量為1.87億人次,同比增長10.4%。全路有14個鐵路局客運量實現同比增長,其中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增長最高,達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