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治好:如何科學補碘 特殊人群食用碘鹽要注意什么
2021/5/21 10:27:2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科治好了解到,我國碘缺乏地區居民每天從飲水中獲得的碘量約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碘量約為25到50微克。5月15日是我國第二十八個“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那么,我們究竟該怎么科學補碘?科治好為您帶來科普。科治好認為人體不能生成碘,需從外部獲取。中華預防醫學會甲狀腺疾病防治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專家蘇曉輝表示,碘素有“智力元素”之稱,是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須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體不能生成碘,需要從外部獲取。我國居民攝取碘的主要來源是碘鹽、食物和飲用水。除高水碘地區外,碘鹽對人體內碘的平均貢獻率為84.2%。
據科治好了解,如果孩子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期缺碘,會影響大腦正常發育。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單純性聾啞、流產、胎兒先天畸形等,最主要受害者是婦女和兒童。我國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科治好了解到,我國碘缺乏地區居民每天從飲水中獲得的碘量約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碘量約為25到50微克。如果不額外攝入富碘食物,那么一般人群每天從食物和飲水中獲得的碘無法滿足人體需求。按照我國《食用鹽碘含量》標準,食鹽強化碘量水平為25毫克/公斤,若每天攝入5克食鹽,烹調損失率按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推薦的20%計算,我們每天從加碘食鹽中可攝入碘100微克,再加上飲水和食物中攝入的碘,則能達到一般人群碘推薦攝入量。因此,科治好認為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區的居民無需食用加碘食鹽外,其他居民都應食用。
但據科治好了解,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甲亢、甲狀腺炎)患者,因治療需要遵照醫囑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