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產學研合作之路、依托科技助企紓困
2022/6/14 10:59:5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來,湖北棗陽市財政局裝備制造產業鏈專班人員,深入全市53家裝備制造產業企業,走訪調研全市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狀況。他們與企業工人、技術人員交流,相互商討裝備制造等產業存在的各類問題---棗陽市財政局支持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的具體做法
今年來,湖北棗陽市財政局裝備制造產業鏈專班人員,深入全市53家裝備制造產業企業,走訪調研全市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狀況。他們與企業工人、技術人員交流,相互商討裝備制造等產業存在的各類問題、發展思路和需求,積極為企業排疑解難。在調研中,我們重點走訪了紅岸車輛、歐陽聚德、大楚神馳、立晉鋼鐵、德宜智機械、廣創模具、海立美達、百蘭車軸等部分智能裝備制造企業,數量較多,主要分布在南城、北城、西城、吳店、興隆等工業園區。主要產品包括:以立晉為代表的企業生產汽車輪輞鋼和建筑用螺紋鋼;以飛龍、興亞為代表的企業生產輕、重型車用各型摩擦密封材料、制動器襯片、制動器(蹄)總成;以神馳、宏瑪達為代表的企業生產貨車、小車車輪、鋼圈;以百蘭車軸為代表的企業生產汽車前軸;以秦鴻、一鼎為代表的企業生產壓鑄磨損件;以歐陽聚德、海立美達、歐陽華俊為代表的企業生產專用汽車及改裝車;以廣創磨具為代表的企業生產大型汽車零部件模具、汽車注塑件;以湖北德宜智為代表的企業生產精密機械等。使我市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組織結構加快調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空間布局不斷優化。
受國內外疫情、美國大肆印鈔、澳大利亞鐵礦石瘋狂漲價影響,以及我市智能裝備相關企業固有的經營發展理念、營銷模式等因素,導致我市智能裝備制造企業面臨嚴峻形勢,存在問題是:
1、核心智能部件與整機發展不同步,發展基礎薄弱。我市裝備制造業目前小有規模,且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與長三角、珠三角、沈陽、大連等裝備制造業發達區域相比,差距顯而易見,發展任重道遠,主要體現在產業發展粗放、發展基礎較薄弱、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龍頭企業少,產業鏈條不完善,以及技術、市場、人才、資金等方面困境。
2、產業整體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總體規模不大。我市智能裝備制造和汽車相關專用車實力不強,如海立美達、歐陽華俊多集中在產業價值鏈低端的機械加工和組裝成套領域,乘用車品系產業較為單一,專用車實力不強,高端產品少。到今年五月份,紅岸房車2000萬美元的訂單,目前才實現4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遞咸50%,
3、部分領域存在產能過剩隱患,核心產品缺乏。關鍵零部件檔次偏低,如云瑞鑄造、神馳等企業主要為制動器襯片、鑄鍛件、車輪等低附加值產品,精密鑄鍛件、汽車電子等缺乏,核心零部件少。神馳公司目前半生產狀態,白天休息,晚上生產,到目前實現訂單4000多萬元,比年9000萬元咸 少上半以上。
4、產業鏈不完整。國內產品供應鏈不全,如米朗科技所需芯片、傳感器材料主要來源于進口。一方面,國內芯片運算慢且不穩定;另一方面,被國外卡脖子,投機者惡意囤貨;產業鏈上下游銜接不緊密,如淳通汽車生產所用的主要零部件大部分從省外采購,本地零部件配套偏低。
5、市場情況不良。受疫情及市場整體環境影響,企業訂單量減少,如歐陽聚德、歐陽華俊等企業訂單量大量減少,遠遠滿足不了企業所擁有的產能,部分企業每月虧損經營。海立美達公司到今年五月份沒一個訂單,全靠盤存庫存,到目前實現收入3000多萬元,比去年同期咸少70%。
6、原材料大幅上漲。如立晉、興亞、神馳等企業用于生產加工的鋼材、鋁材、橡膠等急劇上漲,其中鋼材由去年三月的4000元/噸上漲到五月的5500元/噸,上漲37.5%以上。鋁材由去年三月的16000元/噸上漲到五月的19000元/噸,上漲18.75%。橡膠由去年三月的1000元/噸到五月的1200元/噸,上漲20%,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7、重點領域人才隊伍尚未建成,技術人才匱乏。我市多個企業如德宜智、飛龍摩擦與國內多個院校開展了產學研合作,但企業內科研團隊力量仍然薄弱,高端人才很難招的進來,留的下來。企業用工短缺。由于效益影響,收入減少,如睿云泰、潔利安等企業部分工人離職,且招工困難,普工人員短缺。
8、資金儲備不足。如眾利工程現在是鄂西北唯一一家擁有升降機等大型特種設備生產資質的企業,但由于重工業投資大,且現有政策對重工業融資有限制,缺少長期資金貸款政策,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存在瓶頸。
針對上述問題,棗陽市財政局一方面收集企業需求,一方面以“高端轉型、創新升級”為主線,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發展方向,鼓勵和支持以立晉鋼鐵、秦鴻新材料、3C 精密制造產業園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加大相關企業產業鏈招商力度。重點推進投資 30億元的湖北立晉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汽車新材料循環產業園項目,重點跟蹤擬投資 3 億元的千璽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3億元的東莞坎普索空調配件有限公司、3 億元的泉州泰智機械車輪設備生產制造項目、1.2億元的品匠智能電氣有限公司、1億元的溫州凱倍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項目,以將優勢資源優先投入重點企業與項目的思路,促進我市高端裝備制造業規模和水平提升。同時大力發展整機和成套設備,引導企業由配件向整機轉型,從單臺產品向成套設備轉型。做到了“五個突出”
第一、 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突出重點區域。目前,我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形成了以深圳為龍頭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以北京為龍頭的環渤海地區以及以重慶、西安、成都、武漢、長沙為重點城市的中西部地區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對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我們要以產業轉移為重點,將部分有轉移愿望的項目引進來;對環渤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要以產業配套和產業布局為重點,充分發揮棗陽的地理、區位和物流優勢,吸引更多的總部企業來棗投資。
第二、完善產業創新體系,突出本市實際。要立足已有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實際,充分發揮既有的行業優勢,有針對性地抓好延鏈、補鏈、強鏈工作。首先,要立足現有企業,鼓勵技改擴能,做好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轉型。其次,要加快裝備制造和汽車行業園區建設,提升相關配套企業集聚度。進一步細化企業分工,整合資源,使其向專業化、精細化、標準化、高產能方向發展。此外,要充分利用棗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完善物流和倉儲配套服務,盡可能就近補齊行業產業鏈。
第三、強化企業管理,突出重點企業。受疫情影響,促使一些大公司、大集團發展規劃深層調整,在項目布局方面將不再單獨考慮各地的爭搶力度大小、政策優惠高低,更加注重優先考慮區域間的協調統籌。我們要抓住機遇,瞅準時機,梳理出一批重點招商目標企業,聚焦跨國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及上市公司,全力引進龍頭型、鏈主型、科技型好項目。要挖掘所有資源,發動所有力量,力爭聯系一批企業,拜訪一批客商,洽談一批項目。
第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突出單位實際。首先、要配強招商力量。據了解,個別成員單位招商服務力量嚴重不足,少則才1個,工作深感力不從心。有的單位招商干部年齡老化,戰斗力弱化,造成對接服務跟不上步伐。其次、要實施推介會招商。針對不同區域產業特點,利用各種形式招商會、推介會、發布會等時機,開展精準對接,推介招商,力爭在承接重點區域產業轉移上實現新突破。再次、利用親情招商。利用已經入駐企業家及在沿海城市發展有影響力棗陽老鄉的宣傳和推介,現身說法,以商招商。此外、定向精準招商。克服疫情影響和畏難情緒,繼續實行大員上陣、小分隊跟進抓招商,了解客商所需所求,滿足企業家個性化需求。
第五、注重創新管理模式,突出企業個性化需求。牢固樹立企業老大、“我為企業辦實事”的思想,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服務秘書”的理念,堅持項目建設“六個一”機制不動搖,鞏固百名干部進百企成果,定期調研企業,了解所需所盼,傾力化解招工、辦證等各種難題。
同時,棗陽市財政局積極走助力發展企業之路,多方出擊,全力牽線搭橋,借力大專高校科技優勢,對接了產學研合作。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到大專高校請求合作,請大專院校教授來棗調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到目前已有16家企業與高校成功對接了產學研合作,簽約了18份產學研合作協議,建立了16所產學研合作基地。棗陽市華威硅氟材料有限公司與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湖北德宜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與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湖北新海鴻化工有限公司與湖北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襄陽市申謙包裝有限公司與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湖北香芝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與武漢輕工大學及湖北經濟學院。下一步將根據我市的產業特點,擬對接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大學等省內知名高校與棗陽市企業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以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借勢:借助專家教授成功的科研成果的優勢,與企業合作,部分合作項目已陸續形成前期成果。華威硅氟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C12和C18支鏈的長鏈硅油產品的合成工藝,德宜智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剎車片熱壓自動化系統的設計方案,新海鴻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硅膠廢渣再利用的工藝方案,申謙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能防止鮮桃在運輸過程中損傷的包裝紙箱的設計方案;另外,香芝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已與合作方達成初步協議,將于2022年上半年在棗陽召開全國油脂行業協會會議。
經過前期的產學研合作,華威硅氟、新海鴻化工等6家產學研合作企業已被認定為襄陽市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并于2021年12月中旬全部申報省級新型企校聯合研發中心。福星化工、龍運汽車配件及久鳴汽車零部件已列入湖北省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專項計劃。
目前,湖北工業大學與棗陽市已形成了全面合作的態勢,依托湖北工業大學的技術支持服務棗陽企業,涉及的學科包括新材料、智能制造、節能環保、汽車零部件、農業機械食品等多個產業領域。特別是湖北工大棗陽產業研究院的成立,將為未來的全面合作打下堅實基礎,這將全面擴大合作層面,提升合作質量,引導全市相關行業的深化改革,重點將依托湖工大的現代制造質量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服務于摩擦材料企業設備升級改造,依托農機工程研究設計院服務于農機制造企業等。
今后,我們將盡我所能,進一步做好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繼續深挖企業的實際技術需求,找準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專家教授團隊,以實現企業與高校的精準對接,通過高校的研發讓企業形成新的成果和知識產權,并在企業轉化運營,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促進全市知識產權的高質量發展。
湖北棗陽市財政局 :陳俊威 黃清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