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屈光手術如何持續引領世界|專訪北京茗視光眼科周躍華教授
2023/12/30 12:04:35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近視人數已超過6億,是世界上近視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中國角膜屈光手術歷經30年發展,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為我國構建優質高效的眼健康防治體系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國近視人數已超過6億,是世界上近視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中國角膜屈光手術歷經30年發展,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為我國構建優質高效的眼健康防治體系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作為最早開展激光角膜屈光手術的國家之一,中國無數眼科醫生為該項醫療技術在臨床應用層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不計其數的患者在術后重獲清晰視力,同時我國優秀的眼科專家們也在該項技術的基礎上,勤于鉆研堅持創新,取得歷史性的突破。
北京茗視光眼科總院長、原北京同仁醫院眼科視光中心主任周躍華教授正是其中之一。周躍華自20世紀90年代就開展各類近視手術,手術量已經有幾十萬例。他開創了兒童難治性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激光矯正、角膜基質透鏡植入矯正遠視和角膜基質透鏡植入聯合角膜交聯治療圓錐角膜三項世界新技術,為激光角膜屈光手術的深度臨床應用提供了新思路,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可以說,他是中國屈光手術從起步到引領世界的親歷者。
01:技術迭代為患者帶來多樣選擇
1993年,北京同仁醫院和北京協和醫院在原衛生部的批準下在國內最先開展了近視激光手術。
周躍華的導師北京同仁醫院李志輝教授牽頭創立了同仁醫院的視光中心,在李教授的建議下,周躍華從青光眼專業轉到眼視光專業,作為我國最早一批開展角膜屈光手術的醫生之一,全程見證并參與了中國屈光手術30年的發展。
“中國屈光手術發展的歷程就是不斷進步,不斷迭代。早期的PRK手術存在不足,隨后出現了半飛秒、全飛秒,大家說全飛秒的手術操作比較難,是因為對醫生的職業要求比較高,整個的手術操作就在2~4個毫米的小口之內進行。除了半飛秒、全飛秒,目前主流術式還有一個全激光,全激光也是一種表層的手術,但跟當初的PRK是完全不一樣的。”周躍華寥寥數語,概括了這一30年追光之旅。
30年過去,中國近視激光手術技術已非常成熟,巨大的近視人口也讓臨床專家積累了更多經驗。年輕醫生成長、成熟,成為中堅力量和領軍人物,積累的“中國經驗”得到廣泛認可,在世界范圍內也不遑多讓。
患者的用“腳”投票很能說明問題。隨著圣誕、新年到來,茗視光眼科的寒假高峰已經開啟,當下不少留學生回國度假探親時,順便做近視手術。“從現在到國內學生放寒假,都是持續的手術高峰。”周躍華介紹。
現在國內的屈光手術設備和國際同步,專家經驗比國外豐富,價格比國外便宜很多。向一位在北京茗視光眼科做完近視手術的留美學生了解,他在美國的診所咨詢過近視手術,費用比國內貴數倍,從預約、檢查到手術,流程較長。來到茗視光咨詢后,他發現從術前檢查和預約專家做手術,快捷方便,費用也較國外低。
“現在國內的屈光手術技術完全不輸給國外,甚至可能更好,價格比國外便宜,回國手術還有親人陪伴,所以越來越多留學生選擇回國做近視手術。”周躍華介紹。如今中國近視屈光手術進入了全飛秒、半飛秒、全激光三大主流術式并行,精準個性化手術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無論從手術技巧、手術例數和研究成果等方面,手術實力已經站在了世界前列。
就成人屈光手術而言,目前全飛秒、半飛秒、全激光、ICL晶體植入等多種手術方式并存,周躍華表示,手術方式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到患者的近視度數、角膜厚度、傷口恢復情況,是否存在青光眼家族史與激素導致的眼壓高等綜合因素,同時也要兼顧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需求。“患者應當去專業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
在周躍華看來,患者的每只眼睛只能做一種手術方式,所以精準定制的個性化手術就非常重要,“否則,對患者個體來說,就不是精準的個性化的選擇。”正是有眾多如周躍華一般認真負責的屈光醫生,我國屈光手術水平得以提高至世界前列。
02:創新直面挑戰
事實上,在30年的歷程中,經歷早期的引進、消化階段后,中國屈光手術進入了吸收和創新階段。以周躍華為代表的中國眼科醫生在日復一日的手術臺上不斷精進技術,也大膽創新。
“15年到20年前,屈光手術應用于成年人是共識,但臨床上我們發現有些孩子既有屈光參差引起的弱視,又有混合散光引起的弱視,或者還有屈光不正性的難治性弱視,通過常規的弱視訓練和配鏡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怎么辦?”
2005年,周躍華已是小有名氣的眼科醫生。在接診一名患有混合散光伴隨弱視的6歲兒童時,周躍華給出了做屈光手術的方案建議。而屈光手術不適用于未成年人是業界共識,幾乎所有專家都認為,眼部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不能做屈光手術。
實際上,這名小患者的眼睛在一個方向表現出來的是近視,而在另一個方向則表現為遠視,同時還伴有混合散光帶的高階像差問題,即便配戴眼鏡,矯正視力也低于標準視力。由于孩子患有混合散光,光線在眼內無法聚集在一點,眼部發育會因此大受影響,以當時的視光醫學水平,配鏡不能解決問題,放任發展則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周躍華認為,唯有利用屈光手術改善角膜形態,同時削平不同方向上的近視和遠視,改善高階像差,在改善視力的同時,也使得光線能自然刺激黃斑,解決孩子眼部發育的問題。術后,孩子的視力恢復到1.2到1.5之間,擺脫了混合散光和弱視的雙重糾纏。
“隨著全飛秒的開展,我們也把取出來的透鏡植回到遠視眼的病人中,或者植入到薄角膜的圓錐角膜中聯合交聯的手術,這幾種方式都是我在國內外第一個開展起來,也代表我們國內的醫生在屈光手術領域,為中高度遠視患者和薄角膜的圓錐角膜患者做了一份貢獻。”
這就是業內知名的周躍華的三項世界級創新技術——兒童難治性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激光矯正、角膜基質透鏡植入矯正遠視和角膜基質透鏡植入聯合角膜交聯治療圓錐角膜。
周躍華欣慰而謙遜,“這些努力,讓這一部分原本沒有辦法治療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屈光手術在眼視光領域的技術進步,是中國屈光醫生的共同努力,讓我國的屈光手術事業從追隨者成為世界的引領者。”
03:躬身入局,服務更多患者
伴隨中國屈光事業共同成長,周躍華從青年醫生成為頂級醫生;颊呒娭另硜,曾經在北京同仁醫院,點名要周躍華做屈光手術最長需要等待半年。當時別的醫生一般只有兩個半天或者一個半天手術日,周躍華每周有三個半天的手術日,“我已經比別人的手術工作時間多了,但即使這樣,我的手術一般預約也要到3~6個月以后。所以很多病人尤其國外的病人可能暑期來做檢查,下個假期回來才能夠安排上手術。”當時周躍華也很無奈,“我也沒有辦法,我可以加班,比如說下班后做手術,但我不可能要求整個團隊為配合我去加班。”
行業環境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屈光近視手術走出了公立醫院,也在社會辦醫的民營機構里遍地開花。2011年,北京茗視光眼科成立。作為中國近視手術專業品牌,茗視光自成立以來,就專注于近視醫療領域,將視光與眼科緊密結合,為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近視人群提供全方位、個性化視力解決方案。
2018年,周躍華做出了令業界震動的決定,離開長期工作的北京同仁醫院,正式加入茗視光眼科。“很多人問我為什么離開很好的平臺,到了茗視光。我不在意名利,最重要的是服務更多患者,以及我能在專業上達到想要的高度。”
的確,周躍華在茗視光得到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機會。就拿設備的采購來說,在綜合性公立醫院,醫院要平衡所有的科室,不可能僅讓眼視光一個亞專科去應有盡有地采購。但茗視光卻給了醫生這樣的待遇。“我來到茗視光唯一的條件,就是我需要什么設備,能第一時間采購到。”
茗視光的確按照周躍華的專業需求對設備“應采盡采”。僅以檢查設備為例,術前檢查是近視手術成功的關鍵環節。茗視光擁有檢查設備50多套,檢查項目近30項,涵蓋7大類。除常規的視力、度數、角膜地形圖等屈光術前檢測外,還包括了眼底病變檢查、干眼檢查和治療、視覺質量分析、個性化手術引導等特色檢查。不同設備檢測的眼部數據相互校驗,結果更加精準。
周躍華想多做手術,也不再受限于團隊不能一起加班。在茗視光,周躍華每周有3天的手術日,如果暑假高考后這樣的高峰時期,他甚至一周會安排5-6天的手術日。“整個團隊都可以根據我的患者變化,來及時調整。”周躍華欣慰地說,到茗視光以后,手術量比以前要翻了幾倍,患者再也不需要長時間等待了。
04:高質量發展,引領國際
走過屈光手術在中國的第一個30年,周躍華不僅依然戰斗在一線,也在帶領和助力學生和更多年輕醫生參與其中。
“在茗視光,可以說所有的工作安排都是以醫療為中心,在這個環境里,無論生活、工作還是科研,不用再為其他的事情分心,只要專注臨床和科研就可以了。”周躍華介紹,茗視光為他安排了生活秘書,協助打理他生活上的一些問題;在門診時有工作的助手;科研上有科研的團隊。
據了解,茗視光不是只為周躍華做了這樣的配備,而是為所有的專家都有從專家需求出發的配套方案。在這樣的環境下,周躍華和茗視光的其他頂尖醫生一道,不僅服務更多患者,也服務更多同行,幫助行業的年輕醫生成長,從而最終服務于患者。
“我經常說,茗視光的年輕醫生要有自豪感。拿我來說,不是說到了社會辦醫機構,就只有拼命進行門診和手術,不僅做好臨床,也要做好科研。”周躍華對帶教的年輕醫生很嚴格,他帶著公立醫院積累的多年經驗,用高于公立醫院的標準要求年輕人。“茗視光主要做屈光,但是我對他們的要求完全是按照三甲醫院的要求去培養,要求他們首先要做一個眼科醫生,然后做一個視光醫生。”
只要是跟屈光有關,周躍華都對年輕醫生提出要求。“我讓他們要做屈光手術,要搞近視防控,要能做干眼癥的診療,近視眼有眼底的問題,眼底的激光都能自己處理。”如果在公立醫院屈光手術、近視防控、干眼、眼底可能要4個專業的醫生去完成,周躍華要求年輕醫生都能獨立處理。
周躍華目前跟多所大學合作,跟隨他學習的碩士、博士、博士后最多時將近20名。“以今年為例,我們的研究生發了5篇的SCI論文,發了10多篇中文論文。我到民營醫院,不是只拼命進行門診和手術,我帶領團隊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僅僅要做臨床,同時要把科研做好。”
他很愿意把經驗傳播到行業里,助力茗視光舉辦了多次行業培訓。作為屈光事業30年的參與者,周躍華非常自豪屈光是在所有眼科專業中發展最快的亞?。他認為,科技的發展、專業設備的迭代,以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近視病患者群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中國屈光醫生群體的不斷努力。作為行業里全國準分激光上崗培訓的授課導師,周躍華意識到重大的責任,要為行業培養后繼力量。
而作為專業眼科機構——茗視光的帶頭人,周躍華再三強調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醫生要堅持全程診療過程的規范。“茗視光堅持高質量發展,我希望我們在中國屈光手術行業里,是引領者,而不是追隨者。民營眼科機構能成為引領者,靠我們不斷努力,我們有每一種病的診治的療程規范,不斷突破,尋求新的手術的開展。”
未來屈光手術的趨勢,是更加國際化、多元化、微創化、智能化、個性化。30年一節點,中國屈光手術已立在潮頭,如何持續領先?優秀的中國屈光人顯然已經給出了答案。伴隨中國屈光手術領域的崛起,成為中國眼科醫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全球眼科醫學的進步帶來新的活力,周躍華和茗視光在努力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