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限牌折射環保需求與刺激消費的沖突
2014/3/27 15:17: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汽車限牌折射環保需求與刺激消費的沖突25日19點,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26日起開始限牌。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一些消費者還是不敢相信限牌會來得如此之快。根據規定,自2014年3月26日零時起,在杭州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采取控制總量和“錯峰限行”調整的雙重措施。對杭州市行政區域內小客車實行增量配額指標管理,增量指標須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
此前的限牌傳聞已經讓杭州車市幾度升溫。杭州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市汽車營銷企業實現汽車類零售額124.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8%。僅汽車一項,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貢獻就達到了5.4個百分點。
受到近日將開始限牌的傳聞影響,24日上午,原本冷清的周一汽車市場十分熱鬧。“這回是動真格了,我們已經連夜把杭州周邊城市的現車都調運過來了。”浙江萬國長安福特4S店一位銷售人員陳小姐說。
在杭州之前,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城市已經實行限牌,對汽車保有量進行總額控制。和杭州一樣,廣州、天津等城市都是在限牌前幾個小時才發布消息,令消費者有些措手不及。
這些“空降式”的限牌措施背后,是日益擁堵的城市交通和不斷爆表的霧霾天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59.8萬輛,過去一年凈增達到27.6萬輛,全市早晚高峰平均車速已低于國際擁堵警戒線20公里/小時。
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說,日益嚴峻的擁堵問題,反映出的是汽車保有量急劇增加與汽車社會建設脫節的矛盾。中國快速進入了汽車社會,但是為汽車保有量猛增所配套的道路、停車等資源嚴重不足。
與擁堵一樣令人憂心的是不斷爆表的PM2.5。據環保部門測算,杭州市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PM2.5的貢獻率高達39.5%。
有分析人士指出,治理擁堵和環境保護的現實需求使得政府使出了限牌這個“殺手锏”,這也說明現實狀況與刺激汽車消費之間的沖突正在不斷加劇,治堵和環保的需求越來越占上風。
2009年,在購置稅減征、汽車下鄉以及以舊換新等汽車消費政策的利好刺激下,中國汽車市場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此后幾年,在政策刺激的輻射效應中,中國車市高歌猛進。
盡管這些汽車消費利好政策已經逐漸退出,但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擴內需、促消費被寄予厚望。
“從擴大內需的角度來說,汽車是很重要的一種消費品,限牌措施將迫使市場需求被抑制,這也是治堵和環保倒逼下不得已的手段。但是讓老百姓被迫為城市規劃滯后、環境污染的問題‘埋單’,這樣的方式是否合理還有待商榷。”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楊建華說,“限字令”并非萬能藥,霧霾、堵車、噪音等由汽車過多引發的“城市病”并非中國獨有,根本方法還在于轉變城市發展思路,出臺市場化引導手段等深層次的治理對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