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機器換人”革命
2014/7/15 15:16: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東莞“機器換人”革命一臺數控織機可替代8名工人,全鎮數控織機超4萬臺,減少用工達80%,節電率達44.6%;數控織機半小時能織10件毛衣,相當于一個普通工人過去5天工作量。在東莞毛織產業重鎮大朗,“機器換人”所帶來的影響,讓人確信這絕不僅僅是一場靜悄悄的新產業工人革命。在大朗一家棉毛服裝廠,手搖織機的全部淘汰,讓偌大的車間幾乎看不見工人:“一臺電腦織機工作效率是手搖織機的2.5倍,而每添加一臺電腦橫織機,人工成本縮減到原來的1/6—1/8。” 公司負責人說,以前大朗許多毛紡織作坊采用的是手搖機和自動皮帶機,工人基本配備需要1—2個,而現在的電腦橫織機,一個工人可以同時看6—8臺。
“無人工廠”不再遙不可及
2013年,東莞市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中,生產線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項目占項目總數的81.6%,固定資產投資額占項目總投資額的78.8%。比較典型的大朗毛織產業集群,通過引進數控織機,企業依賴廉價勞動力現狀有所改變,用工缺口得到緩解,生產效率明顯提高,轉型升級效果顯現。
隨著中國的“人口紅利”宣告結束,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高端勞動力缺乏,“機器換人”成為企業化解用工貴、招工難的有效方法。“而且‘機器換人’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東莞市經信局負責人表示,當前傳統制造業利潤微薄,通過“機器換人”企業產品質量與生產穩定性、標準化程度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和技術貢獻率提高,同時機器人還可以超越人類體力極限,實現特種環境作業和精確穩定作業,相應提高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日前,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提出到2016年爭取完成東莞相關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1000—1500個,力爭推動全市一半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推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型。
三年計劃,不僅全面展示了東莞機器革命的時間表,也預告力推多年的“東莞智造”終要開始破繭成蝶。
“機器換人”解困用工難題
概念抽象的產業轉型,在東莞卻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今年春節前,東莞市人力資源局發布了“2014年東莞市企業節后用工需求信息”?,并在全市各汽車站向返鄉新莞人派發。這本?_列了500余家東莞企業節后空缺的15萬個工作崗位,大部分用工崗位的月薪高于2000元,較高的能達到5000元,可年后空缺量較大的服裝、鞋業等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企業,應聘的人依舊寥寥無幾。
成立于1980年的嘉利集團主營五金塑料加工業務,其集團主席何焯輝對這場用工危機預見很早。2000年初他就看到機器人效率能降低成本,提升公司形象,甚至能影響未來中國工業的趨勢。何焯輝認為自動化引入工廠應用大有可為?熏在當時就馬上研究并開始實行嘉利自動化計劃。
2006年,嘉利集團在旗下工廠正式開展“機器換人”實踐,收購東莞市翠峰五金機械有限公司股權,代理日本著名“川崎”牌機械手產品。“使用機械手后,我們五金沖壓生產上由1.37人次/臺機下降至0.44/臺機。成本降低令報價更加便宜,客戶審核供應商也會對設備及公司流動性作考慮。”嘉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何啟文說,當年“機器人選擇少,自動化人才少”是最實在的困難,現在集團一方面不斷找出適當的機械手在工廠使用,另一方面集團也開始培育本公司人才使用及優化。
目前集團擁有機械手設備超過200臺,擁有相關技術人才160人,減少了60%的人力資源,實現50%的產能提升,預計設備使用壽命8—10年,每年維護成本只需約100萬元,這樣每年節約的人力成本達到約1300萬元。
同樣早有準備的還有唯美陶瓷制造中心。唯美近年來先后投入約3億元,階段性完成“機器換人”的生產轉型。東莞廠區節約用工2200人,技術研發隊伍卻從數十人增加到200多人;生產線從原材料預制,到沖壓、燒窯、印花、檢測、打包,不同車間以傳輸帶連接起來,空窯率由以前的每線每月約32小時降到3個小時左右,設備檢測費用減少了50%。
自東莞市政府提出“機器換人”并推出細則以來,東莞市經信局等部門通過全市各園區、鎮街抽樣調研441家企業,其中有66%的企業近五年來推進這一項目,陶瓷、家具、玩具、造紙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型迫切性尤其高。
三年六億資助企業行動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政府出臺了引導政策,企業也有需求,但昂貴的設備投入卻讓中小企業走得異常艱難。
“成本實在太高,動則投入達到百萬元甚至千萬元,而成本回收可能需要3—5年,我們這種小微企業并不具備資金實力。”東莞南城一家服裝加工企業總經理張生坦言,白手起家打拼多年,工人不到百人,引進自動化機器設備對他實在遙遠:“企業產值不過幾百萬元,僅能維持基本運轉。而且一旦投入,就很可能有訂單不足、產能閑置的問題。”
如何才能讓這些有志于“機器換人”的企業敢于行動?7月2日,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再次審議研究了《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管理試行辦法》,初步計劃從今年開始連續三年在“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兩億元,對企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第三方服務機構等進行資助,最高的財政獎勵額度可達500萬元。
何啟文非常看好東莞的這場改革。他認為,投資的問題可找銀行解決,政府也一直都有支持。“目前我們已投資了超過5000萬元在機械手上,未來預算再投資5000萬元。”何啟文說,如果改造后能再經營五年,基本上就已回本。而且隨著珠三角地區工資每年飛速上升,回本期的速度將更快。
從珠三角地區每年遭遇“用工荒”到勞動密集型企業積極響應“機器換人”,可以確信,這場正在進行的新產業工人革命,必將深刻影響這塊土地的未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