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產業發展推動智慧經濟 信息化成為關鍵
2014/7/15 15:16: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智能產業發展推動智慧經濟 信息化成為關鍵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的智能交通、智能樓宇、智能小區等模塊在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產業的支持下,發展迅猛,不僅提升了城市綜合水平,也成就了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為城市發展經濟發展開拓了一條新的思路。智慧經濟的概念由此誕生,但它其實涉及遠遠不止這些。目前,智慧經濟尚無權威定義。經濟學者劉亭認為智慧經濟是物聯網與互聯網結合而呈現出的,以更精密和實時的方式把人類社會對物質世界以及全部生產和生活的管理達致“智慧”狀態和境界,而實現的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極大提高。更有學者認為智慧經濟是集科技、信息、知識、環境、文化、倫理、道德于一體的戰略性經濟、創新型經濟,它更加追求經濟發展對環境保護、人類福祉的深切關懷和人類自由發展的核心目標。
我們今天來看的是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的智能交通、智能樓宇、智能家居等,對經濟發展推動形成的智慧經濟產業。
智慧城市飛速發展投資機會值得挖掘
智慧城市的概念從西方引進,2008年在我國興起,但是發展速度驚人。國家住房部從2012年12月正式發布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首批智慧城市試點90個,加上2013年新確定的103個,目前我國智慧城市試點總數已達193個。而2014年,又有更多的城市有意加入智慧城市建設中。國家對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支持,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智慧城市的建設充分運用了云計算、光網絡、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通信信心技術,也帶動了許多的相關產業和服務。
智慧城市的飛速發展又一部分是政府推動促成的,但更多的實際需求所致,加上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和大量而這樣的發展狀況讓投資者看到了的巨大的升值空間。齊魯證券經紀分析師陳運紅認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在三個方面有很大的投資機會。目前,國內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由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向智慧應用服務逐漸轉移,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醫療占據智慧城市投資較大比例,具備競爭優勢,且能夠向產業鏈其他環節全面延伸的公司,具備極大的發展前景;智慧城市建設融資模式轉變的趨勢下,資金實力突出、有國資背景的企業獲得大項目機會更多,承接大項目的能力更強,最終在市場競爭勝出的概率也越高;智慧城市建設單個項目的金額,億元級甚至十億級項目的占比明顯上升,這對企業的背景和資質的要求也更高,此外完成項目后的后續服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開發領域。
智能交通經濟市場值得期待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行業的改善,以智能交通為目標的交通建設,為改善城市交通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全國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鐵路、機場、車站、停車場等數不勝數,每一個項目的背后都以藏著巨大的資金投入。據悉,2013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達到192億元,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該市場掘金。有預測認為,至2020年,中國城市在智能交通方面的直接投入有望達到千億元以上,產業將持續處于黃金發展期。
拿交通部最近決定的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推進項目來說,全國共有26個省市將按照國家標準開展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建設。目前,全國已建設ETC專用車道超過7100條,發展用戶超過1100萬,其中ETC用戶超過700萬,自營客服網點超過700個,銀行等合作網點5000多個,充值終端超過1萬臺。隨著ETC建設項目的推進,與之相關的智能交通設備將有龐大的數量要求,當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
而智能交通系統設計的產品繁多。國內企業青睞道路監控系統、高速公路快捷收費系統等。拿監控來說,智能卡口、電子警察、公交車輛架空的的應用,為智能交通的發展添加了動力。加上物聯網和智能交通結合的車聯網經經濟也在智慧經濟的整體影響下有在未來實現大發展的勢頭。
智能樓宇趕上智慧城市建設熱潮
智能交通是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智慧社區是重要的一塊,傳統的智慧城市應用以數字電力、數字城管等政府應用為主,與居民生活關聯不大,智慧城市的應用如何真正落地,如何真正為城市居民生活服務,正是行業萌發突破的下一個焦點。樓宇對講系統由于自身獨特的安防屬性,具備一定的用戶粘性,同時深入住戶家中,24小時開機,占據客廳的主要位置,占據社區和家庭的出入口。在承載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的落地應用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現代化的小區建設又以智能的安防系統為高檔安全小區的標志,一些有IT背景的安防企業陸續推出整合樓宇對講、視頻監控、停車場、背景音樂、小區照明等子系統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提出通過TCP-IP數字技術的應用,實現小區內部的多網融合;同時,通過小區管理軟件的平臺化,實現不同子系統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聯動指揮;智慧社區相關的概念被行業廣泛看好,并受到了開發商的廣泛關注。
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先進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與樓宇對講系統的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社區出入口的出入效率,給業主帶來更多的生活便利;同時智慧社區平臺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工具結合,業主可以實時獲知家中動態,小孩提前到家,家長可以獲得微信通知;視頻監控平臺的車**與停車場道閘系統聯動,可以實現業主車輛免停車刷卡,自動放行。
另外,隨著各地以智能樓宇為特色的樓宇經濟在各地崛起,也為智能樓宇的發展帶來了商機。
隨著樓宇面積的大幅增長,開拓樓宇行業的發展空間、積聚經濟要素、提高產業內涵與檔次成為當務之急,而樓宇自動化系統(即智能樓宇)既能夠通過有效的監控與管理又能幫助建筑節能的有效實施。
實現樓宇監控與管理
智能樓宇可以利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可對建筑內各種設備進行控制。近年來,由于不同類型建筑在設計理念、使用功能上出現新的變化,自動化技術也在不斷升級,向著功能多樣化、擴展性強、規范化等方向發展。
智能樓宇覆蓋的范圍很廣,包含住宅樓宇、商業建筑、公共建筑、功能型場館等不同類型的建筑。各類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內部供電、照明、暖通、電梯等系統的智能化控制結構相對簡單,采用主從型的控制系統,能夠滿足穩定性、安全性等基本要求,對集成商的要求比較低。
助力建筑節能有效實施
在節能環保大行其道的今天,可持續發展、低碳節能等理念早已從政策面延展到我們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建筑支撐的樓宇經濟也不例外,而建筑節能集成平臺上的技術支點就是智能樓宇系統。
現在,由于建筑能耗過大的問題日益突顯,從而對量化降低能耗的要求變得越來越迫切,作為大型公共建筑的配套系統,智能樓宇能對建筑內部的暖通空調、照明、電梯、變配電等機電設備進行有效管理,實現節能、便捷的效果。智能樓宇系統能改善建筑設備的性能,充分發揮每臺設備的最高效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運營成本,是建筑智能化中最具深度和潛力的節能技術。
智能家居是智能樓宇的更細化市場
智能家居在今年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其實將它與智慧城市放在一起有些爭議,一方面家庭是城市組成,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每個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家庭又有其獨特性,它不像社區交通那樣面向社會,更多的是一個家庭自身的決定。所以與智慧城市建設有政府的推動力,家庭的智慧建設更多的是市民自身的意志,從這一點來說,智能家居雖然少了政府的規劃性,也因此少了一層束縛,消費者面向大眾,更容易做出決斷。
雖然家庭是個比較小的組織,但是智能家居系統涉及的經濟產業其實也很多,從家庭安防到智能家電、智慧廚房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一個家庭都是可開發之地,中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組成的市場是多么龐大可以預想。
智慧經濟發展基于信息化
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智能交通和智能樓宇建設,其智能化的實現其實是在信息化的基礎之上的,智慧經濟就是像樓宇與交通一樣借助科技手段而實現的更加聰明、便捷的經濟。它借助于互聯網的智能化升級和物聯網技術的逐步成熟,使得人類的經濟決策可更及時、科學、準確,即決策的智慧化。加上智慧經濟在信息高度開放且高度重視信息真實、規范、安全,保障了決策是智慧化。不過智慧經濟存在于思想市場充分活躍、智慧可充分碰撞并能充分彰顯的經濟社會環境中,缺乏思想市場既可能影響智慧生產質量,也可能導致智慧應用受限乃至扭曲化。因此,智慧經濟發展需依靠信息來源的多元、多中心,且信息加工、信用應用可接受市場競爭與選擇,不能由某一企業或機構所壟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東莞“機器換人”革命
- 下一篇:干燥設備生產企業制定長遠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