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指出———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化亟須資源整合
2014/9/9 10:57: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專家指出———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化亟須資源整合“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前景相當廣闊。”在日前舉行的“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揭牌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表示,提升海洋生物醫藥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促進其產業化,是助推海洋事業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海洋已成為人類重要優質食物生產地,同時也是人類解決疑難病癥的醫藥寶庫。目前,海洋已向人類提供了20%的優質蛋白,同時人們從海洋生物中發現了2.2萬余個結構新穎的化合物,其中一半以上具有生理活性。“與海洋生物資源的質與量相比,其資源貢獻度顯得非常有限”。管華詩表示,大規模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的熱潮正在形成,人們的開發視野不再局限于近海,極地、深遠海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目標;開發的對象不再局限于生物物種本身,基因資源、化合物資源成為人們研發的熱點;海洋藥物及有特殊用途的生物資源的發現也成為此次熱潮中的焦點。
我國是利用海洋生物藥材防病治病最早的國家之一,醫藥典籍收載的海洋藥物達百余種。建國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以及新出版的《中華海洋本草》等先后記載了海洋中藥613味,藥用動植物1479種,以海洋本草為主藥的經典方、驗方3100余方,這些是我國當前開發海洋生物藥物的重要理論基礎。為應對國際海洋開發特別是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的挑戰,適應國內海洋經濟競相發展的態勢,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應運而生。管華詩希望,這一平臺將來能匯聚國內外海洋藥物創新資源,圍繞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需求,聚焦新產品、新技術的創新研發,培育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引領海洋生物醫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旨在架起青島海洋科學技術國家實驗室等上游科研機構與本領域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橋梁”,疏通“發現———技術———工程———產業”科技鏈條,助推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在管華詩看來,對于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領域而言,上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成果最終要以技術和產品的形式流向市場,市場的信息同樣要回饋到創新群體、實驗平臺和科技管理團隊。“在這一運行體系里,不僅有學術要素,還有市場、技術、人才、創新和產品要素,而且還要實現這些要素的有機配置和立體流動。”管華詩表示,海洋是一個復雜、開放的系統,需要不同學科單位的協同,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是集中力量做大事的基礎。
“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化發展之路就在我們腳下。誰掌握了它,誰就掌握了未來。”管華詩如是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