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包”時代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加緊縮小服務差距
2014/9/9 11:06: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三包”時代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加緊縮小服務差距中國汽車消費領域“三包”政策(《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去年10月1日開始施行,已近一年。這一消費者的“福音”讓汽車生產企業繃緊了神經,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在認識到售后服務上的差距后加緊了追趕的步伐。“第一輛車是銷售人員賣出去的,第二輛車是服務人員賣出去的。”已經從業多年的安徽奇瑞復興4S店總經理宋健越來越能體會這句業內名言的分量。
“奇瑞奇瑞,修車排隊”,曾幾何時奇瑞售后服務成為中國消費者詬病的對象。如今奇瑞已打造快速反應機制、預警機制等諸多特色服務項目;維修亦可電話預約,遠程維修系統能夠實現奇瑞原廠的工程師直接解決疑難雜癥。
走進位于安徽合肥的奇瑞4S店大廳,相關“三包”規定張貼在醒目處明示消費者,甚至有羽毛球場等設施供消費者等待的時候娛樂休閑。
奇瑞汽車營銷公司售后服務部部長方楊說,汽車行業是實體更是載體,承載了企業、用戶和經銷商之間的聯系,如果沒有良好的服務,得不到用戶的信任,絕不可能實現長遠的發展。
中國已經連續多年實現汽車產銷量全球第一。如何大幅提升汽車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截至目前,共有115家汽車生產者在汽車“三包”信息系統進行備案并公開。其中,國產汽車83家,進口汽車32家,涉及134個品牌,5561個車型,銷售修理網點36743個。
近期“貫徹落實汽車三包規定,提升汽車售后服務質量專項活動”也先后在遼寧沈陽、廣東廣州和安徽合肥等地展開。
日前,汽車行業權威咨詢機構J.D.Power亞太公司發布了2014年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汽車授權經銷商的總體售后服務滿意度水平2014年穩步上升,主流車和豪華車品牌之間的滿意度差距縮小。
然而,對于中國自主品牌而言,“三包”服務上的差距和挑戰依然不容忽視。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郝慶豐舉例說,消費者在購買了某自主品牌汽車后氣囊燈一直常亮,修了7次仍解決不了問題。根據相關規定,消費者早已可以提出換車要求。
“這說明消費者對于‘三包’政策仍然不了解,而相關4S店也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郝慶豐說。
江淮汽車副總經理嚴剛表示,與外資、合資汽車相比,自主品牌汽車在服務上還有差距,“我們正在努力縮小這種差距”。
江淮汽車推出了“一對一專屬服務”等乘用車特色服務活動,并成立了國內商用車領域規模最大的呼叫中心,并將各職能部門緊密聯系,1200余家江淮輕卡服務網點不僅覆蓋全國,而且延伸至縣、鄉一級,實現對客戶需求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
郝慶豐表示,“三包”政策的實施不僅需要自主品牌企業的配合,還需要全社會的綜合治理。“汽車市場的規范需要政府多部門協調保障,低價劣質服務的問題處理不好,對企業對消費者都是傷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