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少過硬的技術 中國汽車仍未能跨過歐洲門檻
2014/9/23 19:23: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缺少過硬的技術 中國汽車仍未能跨過歐洲門檻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北京汽車博物館與位于阿爾薩斯的法國米盧斯國家汽車博物館在9月5日聯合舉辦發布會,宣布中國紅旗汽車正式入藏法國米盧斯國家汽車博物館。
72歲高齡的阿爾薩斯大區政府副主席讓-瑪利。貝利亞德來到北京。除了搞清中國的汽車產業、促進文化交流之外,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為阿爾薩斯地區“招商引資”。
阿爾薩斯大區位于法國東部的萊茵河畔,是法國22 個大區之一,其繁榮程度僅次于巴黎大區,也是法國傳統制造業基地之一。全球最著名的汽車品牌布加迪就在這里。
根據德國《經濟周報》對歐洲297個地區的排名,阿爾薩斯是最具吸引力的三大區域之一。
作為任期六年的阿爾薩斯大區副主席,貝利亞德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政府合作和對外合作”;主管運輸和大型設備、促進文化以及可持續發展和項目招標。
可是,“直到現在歐洲也沒有完全從金融危機中復蘇,還需要一定時間。”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專訪時他表示,中國市場對于現在的歐洲很重要。
中國車?還沒聽說過
正在熱映的好萊塢大片《敢死隊3》中有一個讓中國觀眾關注的鏡頭——史泰龍炫酷地拉開座駕車門,一個特寫鏡頭——長城汽車哈弗H8的標志。
不過,紅旗汽車入藏法國汽車博物館、長城汽車進入好萊塢電影,或許并不能說明歐美市場已經接納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
貝利亞德解釋說,大多數歐洲人可以張口就說出福特、雷諾、奔馳、豐田等品牌,卻不能說出一個中國汽車品牌的名字,不清楚中國的汽車技術有何領先之處,“包括我本人,對中國的汽車品牌還十分陌生。”
在位于北京豐臺區的北京汽車博物館,貝利亞德驚訝地發現,中國汽車史上的第一輛車是軍用卡車。
“除了歷史因素之外,沒有過硬的技術也是中國汽車沒有打開歐洲大門的重要原因,法國標致與中國的東風合作,證明了歐洲市場的開放。不過,中國汽車仍然缺少核心技術。”貝利亞德說,“歐洲汽車市場不存在封閉現象,日本人的汽車在歐洲發展沒有任何障礙。”
他認為,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也許可以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現在中國的電子產品制造就十分領先,但是全球技術在不斷更新,也許不久后的某一天法國就會在電子產品上超過中國,中國也會在汽車技術上超過法國。”他說。
與汽車產業相比,中國人顯然對高鐵更抱有信心。中國領導人曾在多次出訪時向國際推銷中國高鐵。
早在2009年,中國公司在巴西里約政府采購城軌客車的招標中,擊敗了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最終簽署了出口30列城軌客車的采購供貨合同。2014年7月25日,中國海外唯一實施的高鐵項目在土耳其通車。
貝利亞德表示,中國公司在國際競標中的勝出,意味著巴西等拉美國家已對中國的軌道交通技術十分肯定,但中國高鐵走進歐洲還需要時間。因為影響因素非常復雜。
他說,雖然中國高鐵發展迅速,技術和地位處于世界前列,但歐洲本土的知名高鐵品牌長期以來占領著歐洲高鐵市場,留給中國企業的空間并不大。
事實上,歐洲公司可能會用所有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市場,“在政治上存在一定的保護主義。”貝利亞德說。
保守大區的邀請
雖然“中國制造”進入歐洲困難重重,但貝利亞德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招商引資。
他說,阿爾薩斯具有“所有工業領域投資的條件”。
工業、運輸是阿爾薩斯大區的關鍵詞,它的首府斯特拉斯堡也是歐洲三大國際機構聚集地之一。有43個成員國的歐洲最大政府間組織——歐洲委員會,總部即在此。貝利亞德本人則是歐洲委員會議員。
2013年起,有至少十幾個歐洲國家在中國舉辦過招商引資活動。此前,阿爾薩斯大區已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
眼前歐洲似乎仍然難以走出經濟衰退的泥潭。
作為歐洲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今年7月工業生產較6月僅增長0.2%,而6月的增長速度是1.2%。
阿爾薩斯大區是法國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在風暴中難以幸免。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歐洲的經濟復蘇不能拋棄某個西歐國家,中國也不能放棄歐洲市場,如果歐洲經濟蕭條,那么中國出口也會受阻。”貝利亞德強調,只有相互支持,世界經濟才能繁榮。
回到經濟保護主義的話題,其實阿爾薩斯區是法國保守勢力最著名的大區。右翼保守派領袖薩科齊在大選時,曾在這里獲得最高的支持率。
即使如此,貝利亞德仍表示,“世界市場是開放的,永遠為質量好的產品打開大門,競爭可使各國不斷革新技術,并不是壞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我國機器人產能過剩危機已現,宜提早統籌整合
- 下一篇:林產品制造業上升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