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納稅是必然趨勢 網上還能買到便宜的商品嗎?
2015/5/6 8:33: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從今年4月開始,包括北京、廣西、江蘇、上海、山東和深圳等在內的全國主要沿海地區稅務部門,相繼約談轄區內的電商企業。有消息稱,這次行動并不是僅僅針對天貓和淘寶,從今年4月開始,包括北京、廣西、江蘇、上海、山東和深圳等在內的全國主要沿海地區稅務部門,相繼約談轄區內的電商企業。有消息稱,這次行動并不是僅僅針對天貓和淘寶,而是轄區內所有注冊的電商企業。而是稅務部門對電商的一次整體征稅行動。國家稅務總局甚至已經將電商征稅的研究納入績效考核。
而在4月27日,天貓就表示所有入駐天貓的商家都會簽署相關協議,協議將明確要求商家必須誠信納稅、主動給用戶開具發票等,同時也有相應的處罰措施。免費的蛋糕岌岌可危。
從目前的趨勢看,電商納稅已經難以避免,我們還會從網上買到便宜的商品嗎?電商納稅會改變我們的互聯網生活嗎?
一、必然的趨勢
電商對中國來說,其實也是舶來品。從eBay到新蛋,再到淘寶,天貓,京東是一個逐漸本土化的過程。初期的電商類似于今天的百姓網二手物品交易區,是一個跳蚤市場,并沒有規模,異地交易先款還是先貨是個很大的麻煩。
后來,隨著淘寶、京東的出現,電商逐漸步入正軌。并且以低廉的運營成本迅速發展起來,威脅到線下的店鋪。
2014年阿里巴巴平臺零售業務全年成交總額2.3萬億元,且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而阿里巴巴平臺下的很多小商家是不交稅的,他們甚至工商登記都沒有注冊的,對他們開征各項稅收的潛力巨大。
而2014年,中國全國稅務部門稅收收入也不過10.38萬億元,如果對電商開征營業稅,千億元規模的潛力對稅務部門有很大的誘惑。
2011年,武漢國稅局曾經嘗試對電商征稅,在互聯網引發軒然大波,最終低調收場,我們可以視為地方稅務部門的試探。而2015年初,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網上交易負有納稅義務,并提出實施納稅識別號制度。這就是從國家層面上明確了要對電商征稅,后續的約談只是執行層面的手續問題,電商納稅的大勢已經不可避免。
從國際上看,2013年3月22日,美國參議院在測試投票中以壓倒性優勢通過《2013市場公平法案》,也明確了電商征稅的問題,當網絡經濟沖擊實體經濟之后,稅收從實體經濟延伸到網絡經濟是必然趨勢。這次狼真的來了。
二、被影響的群體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的規定來看,要求建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規定“納稅人簽訂合同、協議,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動產登記以及辦理其他涉稅事項時,應當使用納稅人識別號”。這意味著未來每個公民可能都擁有一個由稅務部門統一編制的數字代碼標識確認身份,這能使國家對很多無法人資質的個人商家存在的監管困難得到解決。
這條是針對沒有進行工商登記的個人賣家的,就是說無論你辦不辦工商登記,未來都要納稅。也就是說從法律層面,納稅是覆蓋所有電商賣家的,無論你是公司還是個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