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機器人產業園模式解讀
2015/5/13 8:32: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與平均每周新生兩個機器人公司的速度相比,中國地方政府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的速度一點也不落后。從最北端的黑龍江,到南端的廣東,機器人產業園在近幾年內呈現出“遍地開與平均每周新生兩個機器人公司的速度相比,中國地方政府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的速度一點也不落后。從最北端的黑龍江,到南端的廣東,機器人產業園在近幾年內呈現出“遍地開花”態勢。
根據國際工業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總量將達3.5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17.5%,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市場。面對這樣一個“大蛋糕”,各個地方政府紛紛“摩拳擦掌”,紛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意圖在工業4.0的浪潮中,率先吃到肉。
地方政府的轉型夢
里面的人在折騰,外面的人拼命想進去折騰。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建和在建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近40家,相當于平均每個省有超過一家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而更多的園區還在籌備中。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也稱,全國產業園數目已經超過35個。
在機器人企業人士眼里,地方政府如此熱衷機器人產業園,并不是因為這個產業能夠立刻帶來效益,而是出于轉型的需要。
“我們到各地考察,一聽是做機器人的,政府會十分熱情。”該人士說。這句話的背后,是很多地方政府規劃出來的土地,很多都閑置在那里,不知道應該做什么。就這樣,機器人承載著政府轉型的需要,被奉若上賓。
而事實上,國內很多機器人企業利潤微薄。“很多企業是靠補貼生存。”上述人士說。
哈工大憑借其研究上的優勢,在今年1月份剛剛成立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該集團將配合黑龍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黑龍江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
早在去年9月,黑龍江省就專題調研哈工大機器人產業化工作,同年11月,省長陸昊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組建哈工大機器人產業集團工作。
機器人產業,被當做是黑龍江省新興產業的一個典型,近兩年在黑龍江異軍突起,在全省持續低迷的經濟增長路途上,宛如一個轉型升級的領舞者。黑龍江如此迫切的原因在于該省今年一季度GDP總量2561億元,增速全國倒數第四。
在中部省份,湖南長沙市的《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將于今年實施,將助推長沙市雨花區打造百億機器人產業園。該計劃中稱,未來三年長沙市將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機器人本體及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統。明確提出以雨花經濟開發區為主,兼顧其他工業園區。
按照當地政府的描述,該區力爭三年達到100億元機器人產業規模。
還有更大的手筆出現。2013年10月底,重慶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機器人之都”進行量化,提出: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機器人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在“機器人之都”框架之下,重慶規劃了兩江新區工業機器人和配套功能區、璧山工業園特種機器人功能區,江津雙福工業園服務機器人功能區。
在最南方的深圳,近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向銀星集團頒授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產業園牌匾,這標志著深圳市首個智能機器人產業園正式落戶龍華新區。
這些承載著地方政府轉型夢想的機器人產業園就這樣被推上了舞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