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郵輪港口規劃方案解密
2015/5/15 8:32:4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出臺,提出要在2030年前,在全國沿海形成2-3個以郵輪母港引領、始發港為主體、訪問港為補充的港口布局《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出臺,提出要在2030年前,在全國沿海形成2-3個以郵輪母港引領、始發港為主體、訪問港為補充的港口布局,在全國形成12個始發港。未來郵輪母港將如何輻射內地并給郵輪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解密。
解密1規劃為港口競賽降溫
在中國郵輪市場急速發展的同時,沿海城市掀起建設郵輪港口的熱潮,方案的起草人之一、交通部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田佳對此表示,很多沿海城市視郵輪經濟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大多屬于投資沖動。“他們希望通過建設高標準、標志性建筑的郵輪碼頭帶動商業地產開發和土地增值,認為有了郵輪港口就能帶動郵輪經濟的發展。”田佳指出,并非所有沿海城市都適合建設郵輪港口,需要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腹地發展水平、周邊旅游資源、居民消費理念等多種因素。因此,方案通過規劃始發港給沿海城市興建郵輪港口的熱潮降溫。
解密2始發港腹地潛力是硬指標
在規劃方案中,郵輪始發港的布局成為此方案的重點,方案指出,未來中國沿海要形成12個始發港。田佳表示,腹地發展水平和出境游的潛在規模是布局始發港考慮的重要因素。“中國郵輪旅游主要增長點是出境游,各區域都會有出境旅游的需求,但經濟發達的地區出境游的需求量就比較大。”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公民出境游人數達1.09億人次,海外支出達1648億美元,并預計2015年中國出境游客1.2億人次,消費達1940億美元。田佳指出,從2006年至今,郵輪出境旅客比重和入境比重發展相反,其中出境人數由2006年的17%增長為2014年的86%,入境人數則由2006年的83%下降至2014年的14%。
解密3母港競爭將加劇
根據方案的規劃,郵輪港口在沿海全線布局,遼寧沿海、津冀沿海、山東沿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將成為始發港發展的幾大區域。對此,田佳指出,北部港口主要以日本、韓國及東北亞地區為主要目的地,東南區域港口以日本琉球、臺灣海峽等為主要目的地,南部港口則以南海諸島及東南亞為主要目的地,航程較短。方案同時指出,因為母港建設仍需較長過程,因此母港的定位將由市場決定,此方案不予布局。
方案同時指出,未來將在始發港的基礎上,形成2-3個郵輪母港,其旅客規模更大、服務功能較為完備、城市郵輪相關產業集聚度較高,除具備始發港基本功能外,還應具備郵輪維修保養、郵輪公司運營管理等功能,并表示未來母港的定位由市場決定,此方案不予布局。對此,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未來各大郵輪港口將進一步競爭,搶下母港之稱。
解密4“郵輪旅游+”產品出現
港口作為郵輪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在沿海形成全線布局之后,郵輪船只、航次、產品、游客等數量將呈現更為強勁的增長,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郵輪旅游+”產品推出。此外,隨著郵輪旅客吞吐量的不斷增加,港口旅游或將興起,港口的發展也將帶動周邊行業的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