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港搶占先機 成國內首個接靠40萬噸級礦石船碼頭
2015/7/12 8:33:0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等待三年之后,中國的港口終于對40萬噸礦石船敞開了大門!斑@對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的戰略物資保障基地,成為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是非常有利的政策,”寧波-舟山港一位人等待三年之后,中國的港口終于對40萬噸礦石船敞開了大門。
“這對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的戰略物資保障基地,成為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是非常有利的政策,”寧波-舟山港一位人士在7月9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于大船靠岸新政表示支持,在他看來,這將會是“穩固舟山港域、服務于長三角及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地位”的絕佳機會。
“這是大勢所趨”
“這是大勢所趨,雖然之前很多年存在博弈,但總體趨勢上監管層是傾向于船舶大型化的趨勢,這與地緣政治和貿易格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難免會存在一些階段性的態度變化,”一位接近交通運輸部的人士8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總體上是遵循市場規律的,同時相關的規范標準配套也跟進得比較及時。”
7月2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港口接靠40萬噸礦石船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我國港口接靠40萬噸級礦石船相關政策,確定國內4個港口的7個泊位可以接靠40萬噸礦石船。這也宣告實施逾3年的大船靠岸禁令正式解除。
因擔心40萬噸超大型礦石船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本已跌入谷底的航運市場,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盡管早已經建成40萬噸級超大型散貨船,但交通運輸部出于安全考慮,在2012年初禁止淡水河谷“Valemax”超大型礦石船在中國港口靠岸。圍繞超大型散貨船能否?恐袊劭,涉及到船東、碼頭以及貨主方的多方角力長達5年。
此次最終解禁其實早有預期。今年5月,中國最大的兩家航運企業——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散集團與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合資成立專營鐵礦石海上運輸及相關干散貨業務的大型航運企業中國礦運。
中國礦運隨即在5月19日與淡水河谷簽訂船舶收購協議以及長期運輸協議,后者租用中國礦運船隊下適航船舶運輸鐵礦石、錳礦,雙方合作期限為20+5年,每年大約600萬噸。
去年9月,淡水河谷就與中遠集團和招商局集團分別簽訂長期運輸協議并相應開始擴充運力,其核心就是訂購超大型礦石船。其中中遠集團計劃建造10艘大型礦石船并收購淡水河谷所擁有的4艘VLOC。而招商輪船旗下的香港明華船務也一并訂購超過10艘超大型礦石船。
今年6月,中國礦運在新加坡正式接收淡水河谷4艘40萬噸超大型礦石船,4艘船舶分別被命名為“遠真!、“遠見!、“遠卓海”、“遠實!,在一位航運業資深觀察人士看來,“放開超大型船靠泊其實早已定論,只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宣布,相關的企業也早已了解進展并做了充足的準備!
而從政策標準方面的準備工作也可以看出端倪。交通運輸部今年2月便頒布了40萬噸散貨碼頭相關技術標準,明確了港口接靠40萬噸船舶的相關技術要求。在《通知》下發之后,全國4個港口的7個泊位可以接靠40萬噸礦石船。
碼頭接卸能力升級
7月4日上午,隨著中國礦運旗下的40萬噸“遠卓!陛喸谇鄭u港董家口港區靠泊作業,青島港成為國內首個具備40萬噸散貨船直靠能力的碼頭,這也使中國港口散貨碼頭等級從30萬噸提升至40萬噸。
作為淡水河谷4艘40萬噸超大型礦石船之一,長360米、寬65米的“遠卓!陛喲b載加斯巴粗粉35.1萬噸首次靠泊中國港口。
據青島港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青島港是中國最重要的礦石進口接卸基地,每年鐵礦石接卸量超過1億噸,客戶遍布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陜西、江蘇、安徽等地的100多家鋼鐵企業。為進一步順應世界航運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為各大鋼鐵企業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通道,青島港投資幾十億,在董家口港區超前布局建設40萬噸礦石碼頭。
“該碼頭于2011年6月獲得國家發改委項目核準,2013年7月獲得交通運輸部的竣工驗收,2015年7月,按照建設程序完成了有關部門的審批,錨地航道、港池泊位、導助航設施等均滿足40萬噸礦石船滿載直靠要求,成為國內第一個該等級碼頭。”前述人士介紹。
超大型礦石船靠泊將給港口帶來遠遠高于此前的吞吐能力,為此青島港在董家口港區配套建設了400萬平方米礦石堆場,一次性堆存能力達5500萬噸以上。并相應打造了包括船代貨代、保稅倉儲、期貨交割、混配加工、運輸配送在內的綜合物流服務功能。
青島港2014年完成了海外上市,所融資金主要用于董家口礦石碼頭及配套設施建設,已經被定位為大宗散貨物資集散中心的董家口港區則已經承擔起了“再造一個升級版的青島港”的重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