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航運企業出路在哪?
2015/7/23 8:32: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小航運企業希望攜手共進,張頁建議可借金融之力……民營航運企業海豐國際連年盈利的經驗或許可以復制。在全球運力大量過剩,中國經濟探底過程中,一些大型、國有航運企中小航運企業希望攜手共進,張頁建議可借金融之力……民營航運企業海豐國際連年盈利的經驗或許可以復制。
在全球運力大量過剩,中國經濟探底過程中,一些大型、國有航運企業難免業績低迷,遑論民營中小航運企業。在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看來,中小企業可能不適合進入航運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主要針對的是輕資產、勞動密集型產業,但航運業恰恰是資金密集型、高科技產業,所以不太適合中小企業去拼搏。因為中小航運企業既不可能擁有大船,成為大聯盟的成員,也不可能找到大貨主。”
誠如斯言,記者也曾聽到金融機構的相關建議:“融資租賃機構可以做獨立船東,航運企業只做運營,這樣航運企業或許可以避免船舶資產減值的風險。”
當然,除了通過金融方式從重資產中“解放”出來,民營中小航運企業或許還有其他道路可走。海豐國際自2007年成立以來,連年盈利,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燮評價“十分難得”。那么民營中小航運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首次舉辦的“中小航運企業領袖論壇”上,管理層、協會、中小航運企業當家人齊聚一堂,觀點碰撞直接交鋒,有質疑、有解釋。據悉,該論壇平臺或將成為中小航運企業的“娘家”,成為企業與管理層之間溝通的橋梁。
抱團取暖
據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介紹,目前中國登記的沿海航運企業有2000多家,國際航運企業180多家,內河航運企業5000多家(長江、珠江、京杭大運河),未登記的內河航運企業估計上萬家。張頁表示,中國航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比98%,船舶艘數占比93%,運力噸位占比60%,運量占比55%,可見中小航運企業在航運業內體量之大。
論壇上,某物流企業作為承辦方中唯一的民營企業,介紹了其“航運+互聯網”的理念:通過將航運服務標準化,做成航運界的攜程網。“一方面,使原先散落各地的中小航運企業組織起來成為超級船東;另一方面,貨主企業可放心選擇標準化的運力產品。成為超級船東后就能享受一系列的‘福利’,如較低的融資成本,物料團購價等。”該企業負責人預計,2000多家民營中小航運企業中,若有50%~60%能加入該平臺,或許它們就能起死回生,但若全都加入,則該平臺或源于市場運力總體過剩而不再起作用。
記者就此現場采訪相關管理層,其稱這是發展趨勢,不過具體操作起來或涉及既得利益層,因此需等待時間。
泉州安盛船務總經理周鴻輝對“航運+互聯網”平臺很感興趣,他表示:“標準化建設對航運業來說是持續性的高目標,不但涉及航運企業,航運系統也需要標準化。我們現在做到程序標準化,但供應商還無法提供標準化服務,且差距較大。”
不過更多的中小航運企業不甘心在標準化下隱姓埋名,而想做體面的船東,但又對單打獨斗心存忐忑,因此希望成立中小航運企業協會。寧波大成律師事務所某位律師代表這些中小航運企業發言:“目前寧波、舟山一帶10%以上的中小航運企業幾乎到了破產不能的狀態,因為今年寧波海事法院的破產指標已滿。中小航運企業迫切需要成立一家自己的協會以自救,希望中國船東協會能成立中小航運企業分會,讓中小航運企業有一個家,與貨主和其他企業進行良性互動,與中國船東協會現有會員企業進行良性競爭。”對此,記者了解到,管理層或將以該論壇平臺作為中小航運企業的“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中國公務機市場消費熱情減退
- 下一篇:豬價上漲背后的經濟信號:警示貨幣政策的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