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國際航線猛增 結盟外航競合加速
2015/12/15 8:34: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可能是中國航空公司開通國際航線最多的一年。剛過去不久的民航夏秋航季,中國航空公司共新開了83條國際航線,并計劃在冬春航季中再新開57條國際航線。國2015年可能是中國航空公司開通國際航線最多的一年。
剛過去不久的民航夏秋航季,中國航空公司共新開了83條國際航線,并計劃在冬春航季中再新開57條國際航線。
國際和國內運輸發展不平衡曾經是長期困擾中國民航的結構性問題。在很多需要面對外航競爭的國際航線上,中國航空公司的客源、航線和服務都不占優勢。
但過去兩三年,隨著中國出境游旅客數量迅速增長,中國航空公司的客源優勢顯著增加,而燃油價格下跌也給了航空公司征戰國際的資本——不僅僅是國、東、南、海四大航空公司今年增開了一系列的國際航線,廈門航空、首都航空等二線航企也進入了國際遠程航線市場,日韓和東南亞市場更是成為了國內航空公司的標配。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民航國際客運量同比激增38.5%,不僅在中澳航線、中日航線的市場主導地位越發突出,在中美航線上更是首次實現逆轉,中方承運人提供的運力超過了美方。
除了增開航線,今年中國航空公司與外航的合作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其中力度最大的當屬東航,不僅引入了達美航空的戰略投資,還獲準與澳航在中澳航線上結盟。而國航與新西蘭航空的聯營年底也即將啟動,南航、荷航和廈門航空三方也深化戰略合作。這一系列合作,瞄準的都是中國未來的出境游市場增量。
全面飛向國際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統計,在去年超過1億人次出境旅游后,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游人數同比繼續增長12.1%,預計全年出境游客數量可增長16%。中國游客的出境需求,刺激著各家航空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發力。
擁有寬體機的航空公司紛紛將最好的資源配置到歐美航線上。在北美航線上,東航、南航和海航分別依靠波音777和波音787客機增加北美航線的數量和運力,中國國航更是終于超越美聯航,成為這一市場的最大承運人。
而歐洲航線已經不再是一線航企的專利——海航旗下的首都航空今年9月開航丹麥哥本哈根,廈門航空的波音787客機也飛到了阿姆斯特丹。
以窄體機隊為主的地方和民營航空公司則繼續發掘著周邊國家的潛力。在連續耕耘多年后,春秋航空的日本航線今年由于赴日游客潮迎來大爆發,其全年新增航線數量幾乎是往年的總和。僅今年上半年,春秋的國際航線營收就增長了110%。
根據中國民航局的統計,僅今年上半年,中國航空公司新增了84條國際航線,同比增長35%。
航空公司大力開航國際的客觀原因是,由于近年來民航運力迅速增長,國內市場已經日漸飽和。從上半年的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三項指標來看,國際航線的增幅分別是國際的2.1倍、3.6倍和2.6倍。
這已經反映到了航空公司的營收上。以國航為例,其上半年來自國際的客運收入占到其客運收入的27.26%,增加11.16%,而國內的客運收入僅增長了1.76%,港澳航線甚至出現下滑。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往被擔心無法支撐客源的二三線城市紛紛進入了航空公司的視野,海外目的地也逐漸多元化。前文提到的廈門航空和首都航空的首條國際航線分別是從杭州和廈門出發,未來兩家航空還將繼續依靠這兩座城市增開洲際航線。而海航今年更是接連開出了重慶-羅馬、北京-伯明翰、北京-圣何塞三條獨飛線路。
此外,一些航空公司也圍繞著“一帶一路” 戰略另辟蹊徑,紛紛增開中亞、南亞和西亞的航點。除了游客資源豐富的迪拜新增多條航線外,伊斯蘭堡、新德里、科倫坡等“一帶一路”沿途國家首都也成為了中國航企爭相開航的目的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