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分析:北京創新能力最強
2016/1/19 8:52: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近日發布了《2014年中國(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從創新能力看,無論全口徑裝備制造,還是去除計算機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近日發布了《2014年中國(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從創新能力看,無論全口徑裝備制造,還是去除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裝備制造業,北京、江蘇、浙江都穩居前三位,其中北京市連年穩居各省市第一。
這是自2008年以來,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第七次發布中國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報告。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機械工業步履維艱的大背景下,各省市裝備制造業競爭力排名的變化,一方面來自于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化,一方面也彰顯了地方政府產業升級的決心。
例如,廣東省2014年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得分排在安徽省之前,而從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排名看,廣東省排在安徽省之后,這似乎與廣東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大省的地位不相稱。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1月7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此做了闡釋,并對《報告》的最新變化及亮點做了權威解讀。石勇表示,廣東省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得益于對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大力扶持,尤其是著力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助推了其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問:本年度的評價體系及模型是否與往年相同?在經濟增速趨緩的形勢下,各省市裝備制造業競爭力的排名出現了哪些新變化?
石勇:本年度的排名依然遵循中國(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需要重申的是,裝備制造業與全口徑裝備制造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中,裝備制造業包括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中的投資類產品與部分具有投資消費雙重屬性產品;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包括裝備制造業與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中的投資類產品。
課題組構建了“中國(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規模實力、經濟效益、國際化程度、創新能力4個一級指標與12個二級指標。
從規模實力排名看,在全口徑裝備制造業中,2014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蘇、廣東、山東、浙江、河南、上海、安徽、湖北、遼寧、重慶。其中,江蘇省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省與山東省緊隨其后,并列第二;重慶市較2013年一舉前移5個位次,擠進前10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