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網絡2015年度十大典型舉報案例
2016/2/2 8:55: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月1日,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公布全國網絡2015年度十大典型舉報案例,提醒廣大網民增強網絡安全意識,依法上網,安全用網,并警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2月1日,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公布全國網絡2015年度十大典型舉報案例,提醒廣大網民增強網絡安全意識,依法上網,安全用網,并警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依法辦網。
十大典型舉報案例涵蓋謠言、侵權、詐騙、色情等網上有害信息主要類型,具有危害性大、社會影響惡劣、傳播方式新穎、處置結果公眾滿意度高等特點。十大典型案例主要有:刷單打“霸王”車致使“滴滴打車”遭受巨額損失的詐騙類舉報;微信公眾賬號“頂尖企業家思維”冒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名義發文的侵權類舉報;搶票軟件植入木馬的病毒類舉報;“溫州動車相撞”“包頭市發生恐怖襲擊”引發民眾恐慌的謠言類舉報;“西藏不產藏紅花”給西藏旅游業帶來負面影響的虛假新聞類舉報;不法分子傳播封建迷信、邪教歪理,蒙騙群眾的政治類有害信息舉報;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紅包“猖狂下注”的賭博類舉報;網站平臺為招嫖賣淫“牽線搭橋”的色情類舉報;微信公眾賬號設置陷阱詐騙不義之財的傳銷類舉報。
2015年,全國各地各網站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網絡舉報工作,新浪、騰訊等228家影響力大、網民訪問多的網站簽署了《積極開展網絡舉報工作承諾書》,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積極受理違法和不良信息,主動接受公眾監督;網民舉報意識明顯增強,全年網民舉報量高達2800多萬件次,有問題找“舉報”咨詢、遇麻煩找“舉報”解難、需維權找“舉報”訴求成為越來越多網民的共識;執法部門根據公眾舉報,大力整治散布謠言、宣揚暴恐、傳播黃賭毒等網絡亂象,處置了一大批社會反映強烈、網民舉報集中的網絡有害信息,有效維護了網民權益,為清朗網絡空間做出積極貢獻。
治理網絡亂象、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不僅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而且直接關系每個網民的切身利益。舉報中心歡迎廣大網民積極舉報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網址:www.12377.cn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舉報客戶端:通過舉報中心官網、各大應用商店下載安裝“網絡舉報”客戶端。
附件:全國網絡2015年度十大典型舉報案例
全國網絡2015年度十大典型舉報案例
案例1:“滴滴打車”被刷單遭受巨額損失
2015年10月,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愛瑪”“一片云”“搜碼”等8家網站出售不記名手機空號、死號,并代為接收短信驗證碼,供網民和黑色產業鏈上的不法分子注冊電商賬號,用于虛假交易,實施刷單詐騙。這些黑號給“滴滴打車”造成“刷單騙券損失”“打‘霸王’車損失”,嚴重影響軟件正常運營。經核實,相關網站刊載“免費批量接收驗證碼”“可以接收淘寶、騰訊等各大網站賬號注冊、解封、綁定、換綁手機短信驗證碼”等違規推廣信息,提供非法賬號交易等服務。根據舉報中心核查結果,國家網信辦等執法部門依法關停相關非法網站,為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挽回巨額經濟損失。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致信舉報中心表示感謝。
案例2:王健林“被署名”,發文“大罵淘寶”
2015年11月,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到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報:微信公眾賬號“頂尖企業家思維”冒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名義,發布題為《王健林:淘寶不死,中國不富,活了電商,死了實體,日本孫正義坐收漁翁之利》的文章,擅用其肖像,損害其名譽。同時,一批微信公眾賬號轉載該假消息,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影響惡劣,嚴重侵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舉報中心第一時間核實舉報材料,及時轉交國家網信辦等執法部門依法處置。騰訊公司根據執法部門要求,刪除微信公眾賬號傳播的不實信息664條,并對發布不實信息的634個微信公眾賬號予以警告,要求嚴格遵守《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確保發布內容的真實性。萬達集團致信舉報中心表示感謝,稱“依法處置不實信息,對維護企業正當權益、規范微信等媒介傳播秩序、凈化網絡風氣發揮了積極作用”。
案例3:搶票軟件植入木馬病毒恣意竊取個人隱私
2015年年初,北京市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到網民大量舉報:“瘋狂搶票專家”“火車票刷票神器”“火車票搶票管家”等手機搶票APP是惡意軟件,植入木馬程序,嚴重侵犯手機用戶合法權益,擾亂網上正常購票秩序。經核查,用戶使用上述軟件搶票后,木馬病毒會在后臺向其開發者指定號碼發送短信,竊取用戶短信記錄和手機聯系人信息。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組織屬地移動應用商店排查搶票應用程序,對“瘋狂搶票專家”等8款惡意軟件做下架處理;要求移動應用商店主動承擔責任,強化管控,深入開展清理整治工作;號召廣大網民積極舉報違規APP,共同維護網絡安全。
案例4:“溫州動車相撞”謠言勾起沉痛記憶引發恐慌
2015年9月,網民向浙江省溫州市網信辦舉報:新浪某認證微博爆料“在溫州市永嘉縣橋下鎮梅岙村,兩列動車開到同一軌道,剛剛相撞”,并配發梅岙村起火冒煙照片,謊稱是動車相撞事故現場。謠言引發社會恐慌,不少網民不斷向溫州相關部門求證。溫州市網信辦緊急聯系鐵路等部門了解情況,確認網傳動車相撞事故圖片是當天梅岙村雞籠嶼鞋廠起火圖片,當地未發生動車相撞事故。溫州舉報平臺迅速辟謠。隨后,多名不實信息發布者刪除相關微博并公開致歉,公安部門嚴厲批評教育了有關責任人。
案例5:“包頭發生恐怖襲擊”謠言滋擾社會秩序
2015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網信辦舉報熱線接到網民舉報: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平臺出現大量“包頭市發生恐怖襲擊,打砸砍傷百余人”的信息,引發民眾恐慌。內蒙古自治區網信辦根據舉報線索立即開展核查工作。經查,網傳消息屬謠言,實際情況為外來務工人員宋氏兄弟醉酒后,在包頭市昆區昆北路甲爾壩農貿市場前打砸過往車輛,致使交通嚴重堵塞。包頭市公安部門刑事拘留了散布謠言的宿某某,對轉發該謠言的劉某某等4人予以行政處罰,并發布辟謠信息,提醒市民勿編謠、勿傳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