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確打開《女醫·明妃傳》中的神奇藥膳?
2016/3/10 8:57: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以中藥入膳,真的能烹飪出美味嗎?在熱播劇《女醫·明妃傳》中,女醫譚允賢將難以下咽的藥材巧手制成可口的飯菜,用藥膳治療太后的病、調理皇后的身子,甚至著作了一本《以中藥入膳,真的能烹飪出美味嗎?
在熱播劇《女醫·明妃傳》中,女醫譚允賢將難以下咽的藥材巧手制成可口的飯菜,用藥膳治療太后的病、調理皇后的身子,甚至著作了一本《太平藥膳集》。雖然劇中的藥膳多為劇情所設,夸大了真實的藥用價值,但其所談的部分“藥食同源”理論的確沿用至今。
“據《中醫藥膳學》記載,中藥藥材中可供作為滋補品和食療藥膳達500種之多,約為全部中藥藥材的十分之一。包括國家法規頒布的‘藥食同源’藥材,及民間流傳的古方藥膳的藥材。”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徐宏喜教授向第一財經介紹:常見的八角茴香、山藥等就屬于藥食兩用的材料。而在衛計委公布的最新版《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中,共有101種中藥材可作為食材使用。烏梅、山楂、蜂蜜等皆可入藥。
古語云,“藥補不如食補。”簡言之,藥膳即藥材與食材相配做成的美食。它“寓醫于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這種中國傳統醫學理念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在現代餐飲中依舊存在并廣為運用。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實烹飪中,廚師更遵從膳食的手法,并不會刻意強調藥性。
麻油豬頸肉
玉竹豆腐
留藥香,去其苦
來自臺灣的上海璞本餐廳行政總廚陳名群曾設計過很多藥膳。“藥膳在臺灣非常普遍、流行。上至高檔酒店餐廳,下至路邊小吃攤,都有藥膳。同一道菜,各家都有自己的配方。比如藥膳排骨,一家小吃攤的配方就可能有20多種藥材。”他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一套藥膳菜單的設計首先要從藥材和食材選擇開始。藥膳所用的藥材與食材一樣,順應時節與自然變化最佳。在溫差較大的早春時節,藥膳以溫補為主。陳名群創作的麻油豬頸肉便是一道暖脾胃、散寒止痛的藥膳。老姜用麻油煸干,再把豬頸肉下鍋煸炒,米酒與老姜都起到了暖身的功用。而應季食用的枸杞和紅棗在煮后加強了溫補的功效。
制作藥膳時,藥材的用量配比是最難拿捏的。有些藥材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影響整道菜的口感或功效。“藥食兩用的原材料往往有個量上的臨界點。超過這個用量就是藥用,低于這個用量就是食材。”上海正本清源餐廳行政主廚楊磊說。為了讓藥膳能夠適應大部分人的體質,他通常在食材的標準量上先減半,再一點點調試口味,酌量加減藥量。這樣可以確保安全運用藥材的標準。
藥材的用量和配比同樣影響了藥的味道的發揮。在藥膳中,有些藥材取其藥香,需要突出。楊磊研發的玉竹豆腐就是為了突出鮮嫩豆腐散發的玉竹清香。他選用日本豆腐,滑嫩而不易碎。但日本豆腐很難吸收玉竹的味道。因為玉竹是藥材,不能輕易加量來突出藥香。多次嘗試后,楊磊先用蛋液包裹豆腐油炸,當外面有了一層酥皮后,玉竹的味道就容易吸附了。
反之,也有中藥材的味道會影響菜的口感,這時就需要去藥材味。藥材減量是一種手法,但也會帶來藥膳功效的減少。加入其他食材中和藥材味道也是主廚常用的做法。
陳名群的四物雞湯,用了肉質鮮嫩的飛雪雞,輔以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四味藥材,利于補血氣。其中當歸有著重重的藥材味,為了避免藥材味蓋過食材本身的味道,影響口感,陳名群又在湯中加入了菌菇、馬蹄等食材來吸附藥材的苦味,一片片玉米在湯中煮過也散發甘甜的味道。雖然依舊嘗得出有中藥味,食材的鮮甜卻占了主流。
四物雞湯
醉蝦
重膳食,留真味
在“藥”與“膳”的概念中,有很多重合與相通之處。如何做好、吃好藥膳,一定程度上,即指如何順應自然環境、時令節氣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飲食,以此調節身體。陳名群說,“有個‘藥’字,不一定代表要治療病癥。在臺灣,人們隨時(都可以)食用藥膳。”
在上海蔬食餐廳大蔬無界聯合創始人宋淵博看來,“時令”與“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思想,貼切地表達了遵循自然規律的飲食習慣。“中國有24節氣,每個節氣都有相應生長的植物,自然有大環境,身體有小環境。身體所進的食物應該順應自然。如今已是春天,就該吃春筍,而不是冬筍。反季節的食材味道難以最佳,另外,反季節植物生長中所加諸的人工手段是否有益于健康,同樣需要判斷。”宋淵博強調,每個地方都有最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例如上等的百合在蘭州,鐵棍山藥最好的是在河南焦作。講求食材時令化與屬地化,順應自然規律的飲食方式,能夠讓食補的效果更好。
把藥材的食用性放在第一位,首先關注的便是原材料的口感,而不是如何加工處理令其藥性發揮更強。大蔬無界的“福壽全”取用含有藥材的18種食材,燙蒸三個小時均勻受熱,整個烹飪過程重在保留食材真味。陳名群的藥膳醉蝦也是等到藥膳水冷之后才加入酒,雖然藥材加熱效果更佳,卻會讓酒的味道揮發變淡。
藥膳制作,以膳為先,難免會在過程中損耗藥性。在宋淵博看來,“做食物還是應回到餐飲的本質,講究真味,味道才是王道。”所用食材不以假亂真,不以次充好,便已經是最大程度地發揮了食材的藥效。
---------------------
相關鏈接
如何吃好藥膳:
---------------------
春季溫,陽氣升發,在臟屬肝,應以補肝為主,適用枸杞子、木瓜、天麻等;
夏季熱,酷暑多濕,在臟屬脾,應以健脾化濕為主,可用薏苡仁,紫蔻,蓮子等;
秋季燥,余熱未消,在臟屬肺,以補肺潤燥為主,可用百合、麥冬、銀杏等;
冬季寒,陽氣易損,在臟屬腎,溫補之品皆可。可用黑豆、核桃仁、巴戟天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2025年上半年回顧:萬達酒店品牌勢能持續釋放,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