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粘膠纖維紗線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2016/3/15 18:58: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行業競爭激烈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粘膠纖維紗線行業市場深度評估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指出:我國粘膠纖維工業過去最大的優勢在于勞動力成本低。但近年來,尤其發達國家粘膠纖維行業相繼減產、停產后,這種優勢在發展中1)行業競爭激烈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粘膠纖維紗線行業市場深度評估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指出:我國粘膠纖維工業過去最大的優勢在于勞動力成本低。但近年來,尤其發達國家粘膠纖維行業相繼減產、停產后,這種優勢在發展中國家比較已不相上下,并在逐漸消失。國內同行業中,由于所處地域不同,其生產成本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基本在同一起跑線上。同時,常規粘膠纖維品種市場需求已近飽和,并有供大于求的趨勢。同等的技術水平,類似的產品種類,使得粘膠纖維中低檔產品市場競爭已近白熱化。另外,粘膠纖維技術含量低,功能性差的缺陷也日益突出。中國入世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增長,對技術開發困難、負擔重、用人多、勞動密集的粘膠纖維產業將產生一定沖擊。入世帶來的出口貿易增長在短期內是十分有限的,從中長期來看,粘膠纖維出口取決于產業自身綜合實力在紡織工業未來市場的競爭力。
2)品種方面存在的問題
品種質量、品種結構與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產品品種不多,且質量不高,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比重很小。目前我國粘膠纖維品種主要是以棉型為主,差別化、功能性纖維很少,國際市場競爭力很弱。
中國部分粘膠纖維企業的產品質量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多數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現在:
1.粘膠長絲質量,毛絲多,染色一致性差,干斷裂伸長 cv 值及線密度 cv 值偏高,絲并(筒子)重量小,單絲結頭多,不適應高速整經和噴氣織機要求。
2.粘膠短纖維質量,(a)回朝率不均勻、上油不均勻、白度差(b)疵點多、超倍長率高、纖維松散性差(c)強、伸、纖度不勻率高。
3.粘膠長絲品種比較單調,共有十幾個品種,多數為中旦范圍的普通粘膠長絲,纖度 100 旦-300 旦,單絲纖度在 3-4 旦之間,以 120 旦有光絲為主,個別廠家生產 45 旦、75 旦細旦絲及 450 旦、600 旦粗旦絲和無光絲等,但產量較低,少數廠家也可生產著色絲、超細絲、異形絲、阻燃絲,但未形成大批量生產。
而國際上粘膠長絲品種目前有近百個,纖度范圍為 40 旦-600 旦,單絲纖度為 0.7 旦-9 旦,斷面形狀有中空、空泡、扁絲、三角型、五角型等,色澤上有:無光、半光、有光、有色有光和有色無光等,特殊性能上有阻燃纖維、藥物纖維及香型纖維等。
4.粘膠短纖維主要產品為棉型、中長、毛型的有光、無光和半消光纖維,以棉型為主,纖度一般在 1.5 旦-5.0 旦之間,長度在 38-100mm 之間,差別化纖維的比重僅占 5%左右,從品種結構和開發研究情況上看,可紡 0.8D 細旦絲,中空纖維,高卷曲纖維、高模量纖維,高卷曲高濕模量纖維,阻燃纖維等。但由于紡織后加工、整理水平差及市場等原因,未形成工業化生產,仍以普纖為主。
3)新品研發方面仍然存在問題
科研開發力度不夠,高新技術應用很少。我國粘膠工業以傳統工藝、技術為主,目前只有極少數企業是引進設備,且科研開發力度不夠,無論生產設備,還是生產工藝,高新技術的應用都很少。目前粘膠長絲連續紡只有保定化纖、吉林化纖、新鄉化纖等幾家,無毒紡國內還是空白。自從2004 年開始,吉林化纖就開始與北京宏大公司進行合作,采用新型的紡絲機生產不上漿的連續紡粘膠長絲,從 2005 年開始,吉林化纖又與德國恩卡公司合作建立了含漿含油粘膠連續紡長絲。連續紡長絲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數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4)國內生產設備大多數自控水平較低,一般采用二次儀表,配置分散,主要靠手工操作,而國外一般采用計算機集中控制,自控操作,有利于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企業規模偏小,生產技術設備落后,污染處理技術跟不上。我國粘膠生產企業長絲平均產能 0.70 萬噸,短纖平均產能 1.42 萬噸,遠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粘膠工業起步較早,生產設備、技術以自主開發為主,因此存在生產技術和工藝滯后、設備陳舊、污染處理不到位等等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