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新鮮感褪去 Applepay如何實現在華推廣?
2016/3/31 9:00: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Applepay登錄中國已有月余。近日,北京晨報《金融周刊》面向廣大讀者發起了Applepay使用現狀調查,讓我們一起看看市民對這種新的支付方式有著怎樣的體驗Applepay登錄中國已有月余。近日,北京晨報《金融周刊》面向廣大讀者發起了Applepay使用現狀調查,讓我們一起看看市民對這種新的支付方式有著怎樣的體驗和感受。
市民Applepay使用占比少
市民郭小姐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辦公樓下的麥當勞和咖啡店就支持使用Applepay,但我不經常用,剛推出的時候在麥當勞試過一次。”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看到在“現在使用或曾經使用的手機支付方式”調查統計結果中,市民使用的支付方式多集中在微信及支付寶,Applepay的使用比例僅占8%。
在“是否有使用手機支付的習慣”的調查統計數據中,僅有1票顯示沒有使用過。這表明,雖然Applepay沒有在手機支付領域與微信、支付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但是手機支付的消費方式已經被大部分市民所接受。
新鮮感成Applepay使用主因
在本次Applepay使用現狀調查中,有超過33%的市民認為,新鮮感是其選擇使用Applepay的主要原因。
上月18日Applepay入華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果粉們紛紛在微信中曬出綁卡時的興奮和新鮮感。
有關互聯網人士指出,ApplePay搭上了國內手機支付熱潮的便車,贏得了一個好開局。由于中國市民此前對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已經比較熟悉,所以在一種新的支付方式推向市場時,市民抱以嘗試和獵奇的態度便不足為奇。
Applepay使用受限多制約其發展
在本次調查中,對于為什么不選擇Applepay來進行支付,不少市民都表示Applepay并不是特別了解,占比超2成;另外,非蘋果手機、系統版本低、綁卡失敗等都是影響市民不選擇Applepay的因素;這其中有23%的市民表示Applepay優惠力度小且受限多。
在“是否知道各家銀行推出的Applepay優惠信息”的調查統計結果中,有近8成市民都表示不太清楚。市民趙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知道Applepay,但平時也沒有時間去關注Applepay的優惠條件,而且能用的地方很少,感覺還是特別受限。”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手機支付的知名度、便利性及安全性、服務水平、支持手機支付的硬性條件和場所、宣傳和優惠力度都是市民對選擇手機支付的重要考量。在條件和場所受限、宣傳和優惠不足的條件下,Applepay的發展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ApplePay新鮮感已過用戶熱情已降低
“剛開始的時候有不少人,感覺都是來試用的,有時會有接連幾個消費都是蘋果支付的,但是現在沒有那種情況了,偶爾會有使用ApplePay的。”記者在附近的7-11便利店觀察發現,近一個小時里,前來購物的顧客中,沒有一位主動使用ApplePay。在記者的提問下,一位顧客表示“沒必要。新鮮勁兒已經過去了,還是習慣用現金。”記者隨后又采訪了幾家支持使用ApplePay的咖啡店及快餐店的工作人員,多數工作人員都表示ApplePay“不那么火了”,其中一位店面經理告訴記者“ApplePay的標識貼都貼在醒目位置,但使用者相對于ApplePay剛入華的時候及其他支付方式,占極少數。”
ApplePay在中國的推廣和普及,僅僅依靠入華當日用戶紛紛試用是遠遠不夠的。在接下來的時間里ApplePay若在中國繼續發展,需要邁過哪幾道坎?
分批推送
pay登陸中國首日,國內用戶都非常想在第一時間體驗這一功能,但很多用戶卻反映遲遲不能在手機里找到這一功能。蘋果公司針對這一現象表示,由于中國用戶多,所以分批推送。而后用戶又出現的“確認網絡”“無法發送驗證碼”等問題,業內人士稱,由于中國用戶的“綁卡熱情”太過高漲讓ApplePay后臺系統不堪重負。
培訓欠缺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些標明可使用ApplePay支付的場所,體驗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一些商超店員在被記者問及ApplePay的使用情況時,回答說“還沒培訓”,甚至有的收銀員對此一問三不知,還有的收銀員告訴記者“我們這里的硬件暫時不支持”。
優惠力度小
相關業內人士指出,國內消費者的支付習慣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改變。尤其是蘋果手機支付并沒有相對于微信返紅包、搶紅包、支付寶專享折扣這類的優惠促銷及補貼活動。而ApplePay的優惠活動主要與其合作銀行的活動有關,直接滿減的活動很少,優惠力度小且受限。
硬件要求高
眾所周知,想要使用蘋果支付的前提,是用戶必須有一臺iPhone6以上機型且需要iOS9.2或以上系統。資料顯示,國內安卓系統用戶數量居多,且老一些的蘋果用戶在更換新機型前也不會使用到ApplePay。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