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稱“鬼城”非中國獨有:各國建新城都缺人
2016/6/12 10:18:44 來源:參考消息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道 英媒稱,在科特迪瓦的亞穆蘇克羅市,道路寬得可以降落大型噴氣式客機,還有一個巨大的總統府。然而,盡管該市在1983年被定為國家首都,但如今大部分商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道 英媒稱,在科特迪瓦的亞穆蘇克羅市,道路寬得可以降落大型噴氣式客機,還有一個巨大的總統府。然而,盡管該市在1983年被定為國家首都,但如今大部分商業與行政活動仍發生在另一座城市阿比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7日刊登題為《謹防新城淪為“鬼城”》的報道稱,亞穆蘇克羅市未能成為科特迪瓦的主要都市中心,是興建新城市的宏偉計劃并非總能達到預期的一個例子。
從缺乏人氣的中國“生態城”,到馬來西亞以硅谷為藍本建設、但至今未能蓬勃發展的賽城,大量證據證明,從一張白紙開始興建一座城市有多么困難。
“很多新城的人氣發展不及預期,”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城市研究主任莎拉·莫澤說。她正跟自己的學生一起編制一個新城市數據庫。
報道稱,在理論上,支持這些綠地開發的理由十分充足。為快速增長的城市人口安排住房的壓力在加大,尤其是在新興經濟體。這些國家的政策制定者把興建高科技城市作為加入富國俱樂部的一個發力點。“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在過去10年里,這已日益成為‘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泛指發展中國家——譯者注)國家的一項首選金融戰略,”莫澤說。“它被視為實現經濟跳躍式發展的一條途徑,從原材料生產與加工,邁入新的高科技時代。”
聯合國人居署數據顯示,城市在人類產生的碳排放的世界總量中占到70%以上,因此一些國家還試圖設計“綠色”或“碳中性”城市,比如阿布扎比的馬斯達爾城。
不過,對于新加坡未來城市實驗室建筑設計和建造助理教授德克·赫布爾而言,馬斯達爾城和類似項目向歐洲舊模式借鑒的地方還是太多。
報道稱,他說,我們不應在指定地點建設大型城市——從而借鑒那些需要城墻守衛的老城市的原則——而應規劃更小的定居點,其中有些或許會擴大,有些或許會跟其他定居點合并,也有些或許會保持較小規模。
赫布爾辯稱,盡管城市規劃者仍必須提供交通系統、醫療和教育服務等基礎設施,但開發項目應該在更大程度上是有機的。“它應該是一個系統,而不是一個單一地點。”
新城市的另一個挑戰是說服人們去那里落戶。
“你可以讓中國的城市住上人,但你需要用大巴來搬遷移民,并確保他們不會離開,”倫敦大學學院城市領導項目主管米歇爾·阿庫托說。他認為,興建新城市是個有缺陷的概念。“你可以把興建新城市的資金投入改進現有結構和系統,并在現有的地區培育創新。”
報道稱,但是,麥吉爾大學的莫澤指出了一些前景光明的例子,比如厄瓜多爾首都基多以北的Yachay,這里被規劃為一個科學、學術、經濟以及技術研究和創新中心。其著重點是可持續發展,包括種植當地物種,以盡量減少用水量。
莫澤認為,她的數據庫中近150個嶄新的城市里,有多少個將取得成功?“現在太早了,還無法判斷,”她說。
“讓一個城市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它需要‘耐心的資本’,”衛理貝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蘇珊娜·吉爾說。她組織了多場旨在激勵人們討論長期可持續投資項目的辯論會。“這些新城市中有一些就像是匆忙的年輕男子,”她說。“其中一些將遭遇徹底失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