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ADAS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6/22 10:45: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汽車安全法規助力ADAS快速發展歐美日均將ADAS列入汽車安全法規,中國或于近年效仿。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自2011年起就將汽車前撞預警FCW納入車輛安全評分,并規定自2018年開始五星安全標準車輛必須配備自動緊急制動A一、汽車安全法規助力ADAS快速發展
歐美日均將ADAS列入汽車安全法規,中國或于近年效仿。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自2011年起就將汽車前撞預警FCW納入車輛安全評分,并規定自2018年開始五星安全標準車輛必須配備自動緊急制動AEB。2016年3月,20家占據美國汽車市場份額99%以上的制造商(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三菱、富士重工業、現代、起亞、奧迪、寶馬、戴姆勒、大眾、保時捷、沃爾沃、瑪莎拉蒂、捷豹路虎、特斯拉)同意自2022年起乘用車標配AEB,豐田更主動表態自2017年開始為在美銷售新車標配AEB。歐洲新車碰撞測試項目NCAP同樣在汽車安全評分中列入了自動緊急制動AEB,自適應巡航ACC等。日本國土交通省MLIT自2014年開始將自動緊急制動AEB納入安全評分體系。我們預測中國或將效仿先進國家經驗,于2018年開始將ADAS技術列入安全法規。
各國均將ADAS列入汽車安全法規
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在汽車五星安全標準中明確加入ADAS。NHTSA指出,高達94%的汽車事故與人為失誤有關,因此強烈建議安裝ADAS主動安全系統,包括前撞預警FCW,車道偏離預警LDW,以及后視系統RVS;并建議安裝行人檢測系統PDS,自動緊急制動AEB,盲區檢測BSD等。
汽車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關鍵技術
二、ADAS有望率先普及商業化
ADAS作為車輛智能化的初級階段產品,有望率先普及商業化。根據技術條件和產業化發展階段,目前處于輔助駕駛向半自動駕駛推進的階段,ADAS作為過渡產品預計將率先普及。主要的ADAS技術包括自適應巡航ACC,車道偏離預警LDW,車道保持輔助LKA,前裝預警FCW,自動緊急制動AEB,盲點探測BSD,自動泊車AP等。
ADAS主要技術
ADAS 各項技術及主要功能
ADAS系統滲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中國ADAS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其中前裝市場滲透率達到30%,后裝市場年度滲透率提升有望達5%。主要驅動力來自于多方面:1)政策法規推動傳統廠商普及前裝;2)全球銷量增速下行細化配置競爭力;3)互聯網跨界競爭者倒逼;4)消費者交互式體驗需求升級。
2020 年ADAS 中國市場空間預測
傳統一級供應商在ADAS領域保持優勢地位。大陸、德爾福、電裝、奧托立夫、博世這5家傳統優勢公司2013年全球乘用車ADAS市場份額分別為17.5%、13.5%、12.9%、11.3%和10.1%,總計超65%。其余份額被法雷奧、天合、麥格納、海拉等企業占有。
2013年全球ADAS主要系統集成商及市場份額
國際領先的ADAS 系統集成商
創業型公司后生可畏,前瞻布局核心技術者有望迎來業績爆發。重點關注有優勢技術儲備的創業型公司,主要原因:1)ADAS技術尚未完成,產業尚未成熟,傳統整車廠、科技型公司、零部件廠商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企業間差距小于傳統行業;2)ADAS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高速迭代的算法和大量的實車驗證,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可以造就企業無法超越的競爭優勢。以Mobileye為例,該公司成立于1999年,經歷了8年無盈利時間,直到2007年才與通用簽訂了第一個生產協議;經過長達十幾年的研發,Mobileye在單一攝像頭視覺ADAS系統占據國際領先地位;截至2016年1月,產品被應用于通用、寶馬、沃爾沃、特斯拉等20個整車廠的237款車型,公司營業收入快速攀升。
創新型與模仿者并起,全力投入創新者有望最后勝出。國內諸多創業型公司已經掌握核心識別算法,開始進入ADAS系統集成。其中有通過自主式研發,通過技術性/本土化創新等方面提升產品性能和客戶體驗;也有僅僅試圖通過模仿國外知名公司產品,以期迅速搶占前期市場以獲得更高售價的創業型公司。智能駕駛未來行業集中度會快速提升,只有真正掌握本土化競爭力的公司才有可能最終勝出。
國內ADAS 創業型公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